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特色小镇为何成了问题小镇(记者调查)

特色小镇为何成了问题小镇(记者调查)

《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7 版)

  新密溱水小镇关闭的商户。

  冷冷清清的濮阳班家小镇。

  □本报记者 翁韬 文/图

  近年来,特色小镇游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新宠,节假日期间纷至沓来的游客让不少特色小镇赚得盆满钵满。伴随着财富效应的显现,各地特色小镇遍地开花,大量仿古小镇被复制出来,但缺少科学规划、日趋同质化的建筑风格,高度雷同的商业模式让游客们渐渐审美疲劳,失去了兴趣。

  这几年,特色小镇建设的浪潮退去,放眼望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日前,记者走访省内多家特色小镇,发现部分曾经的网红小镇游客稀少、商家关门闭户,经营惨淡,甚至难以为继,处于停滞状态。

  这里的小镇静悄悄

  10月12日,国庆假期刚过,濮阳市华龙区的班家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在班家小镇的广场上,国庆期间搭建的临时舞台还没有拆除,沿街的两排小吃摊点已经人去摊空。走在小镇的青石板街道上,周遭都是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但目光所及很难看到游客的身影。沿街的店铺绝大多数处于关门闭户的状态,隔着窗户望进去,很多店铺里已经人去楼空,灰尘遍布。位于小镇内部的一处温泉度假酒店大门紧锁,室内的陈设还在,家具上清晰可见的是厚厚的灰尘。

  小镇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班家小镇开业有7年了,当初由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良好的商业体验,当年也曾经人潮涌动,游客云集,一时风光无两。但最近几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和周边同类仿古小镇的出现,这座距离城区10多公里的班家小镇也渐渐被游客淡忘。

  “原来小镇100多户商家,现在正常开业的只有3家,其他的商家都陆续退出,不再续约了。”该工作人员说,现在小镇的员工也从原来的几十个缩减到十来个,维持正常的园区秩序。

  “每年只有几个大假期游客相对多些,但是跟前几年根本没法比,平常和周末游客就更少见了。”一位工艺品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园区经营方为了挽留住商家,给他免了今年的房租,他暂时拿这里的店铺当作工作室,“也不指望能卖多少货。”

  热度不再运营难

  10月24日,新密曲梁镇,紧邻车水马龙的大学南路西侧,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街巷内一片沉寂,开门迎客三年多,作为某房地产项目商业配套的溱水小镇已经人气不再。

  走在小镇内的街巷,两边的店铺都门窗紧闭,人去楼空,一些店家的招牌已经字迹斑驳,有的店铺内陈设已经清理走,只剩下满地垃圾。转一圈下来,只有临街的个别商户在营业中。

  该项目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初小镇是作为地产项目的配套设施投资兴建的,云集了不少吃喝玩乐的商家,试营业期间就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但是,近年来地产项目建设困难,一直没有业主入住,小镇热度随之淡化,商户也陆续退出。最近,随着项目陆续交房,他们也正在重新进行招商,相信不久小镇的商业会重新启动。

  我省文旅行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运营的特色小镇大致分为两种,一类是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扩建的以商业消费为主的特色小镇,如,鹤壁的桑园小镇就是依托淇河周边的景区建设;一类仿古小镇是作为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和引流项目存在的。但是,真正能实现良性运转的并不多,不少“仿古小镇”更是处于烂尾、倒闭状态。在他看来,根本原因是规划建设、文化底蕴、项目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该人士认为,现在不少地方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一个“通病”,就是长得太像,仿佛一个流水线下来的,没有什么辨识度,撞脸严重,也让游客成了“脸盲”。 其次,在商业运营上,这些仿古的特色小镇并无特色,几乎是“千镇一面”。同款的“我在某某地很想你”的指示牌在很多小镇都能看到,味道完美“复刻”的臭豆腐、铁板鱿鱼、纪念品等等到处都是,也让人似曾相识,缺少了新鲜感。审美的严重疲劳,倒了游客的胃口,引发的吐槽网上比比皆是。

  风口过去拼内功

  10月23日,周三,虽然是工作日的下午4点钟,但在获嘉县同盟古镇的街道上依然是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茶馆内高朋满座,品茗聊天;街巷里,游客四处打卡拍照,特色小吃店里大快朵颐。

  “特色小镇行业有句俗话,叫‘开业三年风’,但风口过去之后,还得靠扎实的内功。”同盟古镇一位负责人说,区别于其他小镇运营方的商业模式,同盟古镇更加重视跟商户利益的深度绑定,他们会辅助商户经营,把关商业形态,监控食品安全,让游客吃到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此外,他们在用烟火气吸引客流的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沙龙、品鉴会等,激活乡土艺术审美,增加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形成了独特的小镇风格。

  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看来,发展较好的特色小镇大体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特色小镇最好距离都市圈比较近,例如,郑州周边围绕主城区以50公里半径为佳,这样可以轻松实现客流的流入。其次,最好要有可依托的天然景观资源或者成熟的人文景区资源,配套打造能形成短期度假的环境。而那些陷入困境的特色小镇想要被盘活,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同时,还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小镇自身资源禀赋,科学规划,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标签。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特色小镇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因此运营方要在找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模式等基础上,积极创新,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现在,特色小镇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早期的模仿阶段,未来,积极打造具有独特性的小镇IP才是发展的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