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工业经济“加速跑”(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焦作篇)
《 河南日报 》( 2024年09月24日 第 17 版)
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②武陟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③焦作市成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鸟瞰图。
桃花峪黄河大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链主企业稳定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凸显;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企业生产车间,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仲秋时节,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的武陟县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正以砥砺拼搏之姿向新发力、向质发展。
去年以来,武陟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立“突出工业强县、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城乡提质、突出党建引领”的整体思路,强力实施“325”产业计划,聚焦重点产业,优化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培育产业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擎旗领跑之势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工业强县挺起发展“脊梁”
9月18日,与武陟经开区管委会办公楼一路之隔的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工人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火热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
该项目作为焦作市“三十工程”十大工业项目之一,由武陟经开区下属国有公司武陟幸福城产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筹集专项债项目资金建设,已入驻1个投资6亿元项目,签约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2个,另有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
工业,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经济的“命脉”、经济发展的“脊梁”。如何抓住“命脉”、挺起“脊梁”?
去年9月,在武陟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武陟县委书记赵红兵经过近半年的深度调研,客观分析当地主导产业不强、产业链条不全、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首次提出武陟的发展要突出工业强县,发挥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优势,实施“325”产业计划,即提质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纸品、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聚焦聚力汽车零部件和都市生活服务两大主攻方向,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目标,以擎旗领跑的胆略与志气,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大指装备研发生产的高速宽幅成套造纸装备,实现了造纸装备交钥匙工程,车速每分钟达1500米,国内唯一、世界先进,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强基示范工程在全国推广,为俄罗斯客户完成了首条造纸装备生产线的改造。
武陟县着力壮大大指装备、百维激光等现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创印数码打印产业园等新上项目,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系统集成、专精特新、高端智能迈进,获评2024年度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六号机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前进行电脑操作,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所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派繁忙景象。
“公司拳头产品为无碳复写纸和热敏纸,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前三,特别是无碳复写纸产量占全国市场的25%,居全国第一。”公司负责人姜博恩介绍。
武陟县瞄准造纸产业年产100万吨、产值100亿元“双百”目标,加快实施江河纸业年产10万吨特种纸加工、广源纸业5万吨特种纸升级改造等项目,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武陟县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县建设,积极拓展“西药、中药、医疗器械研发”产业链条。浩康生物中药提取物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国药容生被确定为国家短缺小品种药品生产基地,是全国产能最大的医药针剂生产基地之一。
聚焦聚力汽车零部件和都市生活服务两大主攻方向,武陟县举办2024年汽车产业科技创新黄河论坛,依托中国汽研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开工建设;发展壮大休闲食品、康养文旅、物流仓储等产业,打造“游武陟、读黄河”“来武陟、享周末”文旅品牌,入选全国首批“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区”。
一个个如火如荼的产业项目建设场景令人欣喜,迸发着工业强县的勃勃生机。
提质增效打造产业“高地”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方能撑起高质量发展的骨架。武陟县围绕焦作市“3+13+N”产业链群建设,紧盯装备制造、现代纸品、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加快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健全完善“链长+链主+协会+联盟”推进机制,不断壮大重点产业链群,全力争创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称量、配料、洗瓶、烘瓶、灌封、灭菌、灯检、外包装……9月19日,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小小注射剂“搭乘”智能化产线,实现了高效、高质生产。
“生产车间关键工序100%实现自动化,既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失误,也可以保证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俊波说。
武陟县县长张涛介绍,该县把“一转带三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抓手,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力推动产业转型蝶变,以示范带动、试点引领、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及工艺设计、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大力培育企业争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升级。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武陟县制定《武陟县促进工业和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办法》,在企业经营、创新方面设立创新平台奖、研发机构奖、创新发明奖等12个奖项,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力度,鼓励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该县深耕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梯次升级链;培育省级单项冠军、头雁企业等有竞争实力、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雁阵式”企业梯队;推进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加快形成链群企业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武陟县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6家。
成功的招商引资,是城市与项目的双向奔赴。6月18日,武陟经开区2024年上半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67.95亿元的13个项目集中签约,将对该县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武陟县围绕重大战略、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绘制招商图谱,聚焦主攻方向,瞄准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用好“基金+渠道+协会”招商方式,开展“以链招商、以商招商”专项行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纷纷落户武陟。
今年以来,武陟县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49个、总投资623亿元,项目建设呈现出批次跟进、链式发展、快速推进的良好态势。
以新为进,以强产业。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现代化武陟足音铿锵、一往无前。
创新环境凝聚澎湃“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武陟县贯彻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工业“含金量”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担任首席科学家,与张改平院士担任主任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签订新型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疫苗(植物表达)联合开发协议,共同致力于微量、精准、高效新概念疫苗的开发。
“目前正在开展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安全评价、蛋白的工业化提纯工艺研究,即将开展产品的中试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高文明介绍。
武陟县实施“院士+武陟”工程,6位院士来武洽谈或合作,与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在筹建黄河交通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推动产品升级、产业转型。
该县坚持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发挥头部企业科技引领能力,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加快构建以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
营商环境犹如沃土,企业项目便是“种子”,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郁郁葱葱的“雨林”便是武陟的未来。
9月14日上午,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0.6亿元的中铁大桥(郑州)缆索有限公司武陟宏桥缆索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产。
“项目创造了从洽谈到签约20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天的武陟项目建设‘缆索’速度。”武陟宏桥缆索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陈杰说,一期项目投产后,他们将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健全完善产业链,让更多“武陟制造”走向全国。
武陟县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联审联批频次,推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评估”“多规合一”等审批服务新模式与分阶段并联办理流程融合,压减技术审查、中介服务、政府审批、公共服务等时间。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工作大局。该县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总抓手,建设运行工业企业“助企纾困”服务平台,畅通问题、建议沟通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的武陟县不断增强融入郑州都市圈的主动性,以建设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为方向,积极承接郑州产业转移,推进自身产业链条延伸、与郑州主导产业链接,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时下,产业提质动能澎湃,是武陟蓬勃向上的生动缩影,更是改革创新、苦干实干的奋斗姿态。
改革潮起,击鼓催征。赵红兵表示,该县将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培育优势企业;抓项目、促转型,积蓄发展动能;抓环境、育人才,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在焦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武陟县委宣传部供稿)
本版图片均由武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