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勇担责任 砥砺前行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澎湃动力(2023河南社会责任企业候选企业系列报道)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勇担责任 砥砺前行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澎湃动力(2023河南社会责任企业候选企业系列报道)

《 河南日报 》( 2024年04月23日 第 06 版)

  年产2000吨电子级碳化硅粉体项目试生产启动仪式。

  2023年金秋助学活动资金发放仪式。

  ①“丹水北运”集装箱专列成功首发。

  ②全国煤炭行业“标杆煤矿”平宝公司。

  ③风力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推进。

  □张海忠 张中玉

  营业收入1750亿元、工业产值达1100亿元, “一利五率”优于全省国企平均水平,社会责任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保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亮眼喜人,在全省国企中持续处于领先态势。

  作为省管特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者”,坚守“忠诚事业、追求更好”的精神,践行“企业发展、职工共享”核心理念,转型发展蹄疾步稳,社会责任勇担在肩,为现代化河南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贡献。

  绿色发展蓄潜力 争做降碳排头兵

  春光明媚,登上平顶山市北部矿区的矸石山上,只见树木郁郁葱葱,喷淋设施不间断洒水,廊台亭榭点缀其间,一幅绿色和谐的画卷跃然眼前。

  这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北部矿区环境治理取得的新成效:矸石山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完成,昔日空气污浊、水体脏黑的“煤窝子”,变成了平顶山市的“后花园”。

  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树牢“环保不好、企业不保”理念,统筹能源安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围绕“双碳”目标,集团积极引入高端咨询机构、专家为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出谋划策,结合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分析集团产业和能源结构,合理制定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目前,该集团已编制完成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力争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成立河南神马减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相继制定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成立碳资产管理中心和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院,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债和绿色发展基金……一系列组合拳的背后,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该集团累计投资污染治理资金近30亿元,实施环保治理工程778项。

  发展底色更绿。大力实施“绿色化、低碳化、环境友好化”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部署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绿化美化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污染物“近零排放”行动圆满收官,2023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8年下降21%以上;尼龙科技、开封华瑞、机械装备集团河南矿机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十一矿、梁北二井矸石井下充填“以矸换煤”取得新进展。

  绿色水平更高。积极谋划“近零排放”五年行动,集团污染物在线监测平台建成投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75%以上,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达超低标准,环境绩效A级企业数量全省领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降低2.2%。大力推进固(危)废处置及综合利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量1270万吨,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态优先、生活富裕”的发展路径。

  绿电建设更强。大力推进煤矿全浓度瓦斯梯级综合利用,建成瓦斯发电站26兆瓦,全年瓦斯综合利用量7628万立方米、发电量1.3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平顶山矿区瓦斯全浓度阶梯高效利用工程入选国家首批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利用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项目;大力推进3吉瓦新能源电站建设,土寨沟2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实现风电“0”的突破……2023年,集团新增风光发电装机容量412兆瓦,累计生产“绿电”3.3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0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6万吨。

  数智赋能添动力 打造转型强引擎

  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逐步形成以煤盐为源头的多条特色产业链,蹚出了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

  在“活”字上下功夫。集团不拘泥于传统经验,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实施科研项目承诺制、科研资金按需投入、保障科研人才供给、科研设备采购绿色通道、课题长负责制5项特别规定,体系化构建“工资靠课题,奖金靠成果”、产销研协同、数智赋能配套机制,以机制改革搅动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例如,在芯片硅料项目立项之初,就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采取项目承诺制方式,以时间换空间,以速度换效益,加快了项目产业化进程。目前,该产品已成功下线。再如,大力推行“招标+对标+审计”一体化模式,凡招标必对标,实现审计监管由“被动防”转向“主动做”,自2021年推行以来累计审减资金57亿多元。

  在“深”字上做文章。全面深化“六个一批”,在全省国企中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五项特别规定,科研项目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显著。稳步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112家基层单位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硅烷科技等36家科技型企业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2023年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4个、掘进工作面41个,5G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平宝公司省内首家开启智能化采煤3.0模式,首山碳材入选我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氯碱股份获评我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在“实”字上见成效。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完成、顺利挺进实验室“国家队”;尼龙纤维、工程塑料、炭素材料3家全流程实验室全部建成投用;平煤股份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开封炭素技术中心等4个平台中心成功获取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矿建公司、神马芳纶和聚碳材料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煤隆基、矿益胶管、中平信息等14家单位成功进入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阵,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22家,集团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100%;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煤—氢气—针状焦—高纯硅烷—碳化硅—碳化硅半导体—储能锂电和光伏”高品质产业链,为加快建设国家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助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注入“芯”势能。

  在“新”字上求突破。井下局部制冷降温系统通过行业鉴定、技术国际领先;东部矿区地面瓦斯抽采项目实现了采动井设计、预抽井排采、老井修井增产、管网综合利用“四项突破”;日抽采总量、累计抽采量、累计抽采纯量、累计利用量等多项指标连续刷新我省地面瓦斯抽采纪录;首批碳化硅粉体达到国内优等产品标准,填补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领域空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能量效率提升8%、局部电堆能量效率突破80%,达到我国化学储能行业先进水平;尼龙66高强色丝、特种纤维、高端注塑产品等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融入大局增活力 赋能区域促发展

  积极融入中部地区崛起发展大局,担好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增势赋能的重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以大手笔擘画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蓝图,主动融入我省布局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聚焦主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产业园区建设,集团持续加强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助力区域经济不断实现跨越发展——

  积极融入全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转型方向,全年投资100.18亿元,谋划建设79个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强的优质项目。

  年产40万吨合成氨、4亿标准立方米氢气的氢氨项目建成投产,有效解决“中国尼龙城”原料氢气和液氨短缺问题,使尼龙化工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大大降低尼龙化工产业原料采购成本,提升“中国尼龙城”整体竞争力。

  “丹水北运”集装箱专列正式发车,主要通过浩吉铁路由南向北返空运力,将丹江口水库天然水运往铁路沿线缺水城市,为全球缺水地区打造“铁路水系”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年运水能力可达1亿吨,满足西北缺水地区近3000万居民的高品质用水需求。

  集团年产100万克拉CVD金刚石功能材料项目在信阳市光山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光山县超硬材料产业链条;中国平煤神马驻马店储能产业园投产,为打造现代化驻马店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中部地区最大的新能源储能产业装备基地和新能源百亿规模绿色电力产业集群建设。

  身处中部,眼放全国,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积极融入国家、我省“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尼龙新材料、负极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储能”等新兴未来产业,提质扩容“中国尼龙城”、许昌(襄城县)硅碳材料产业园、开封精细化工产业园“三大园区”,推动以豫西南先进材料“工业走廊”为产业生态圈的上下游集聚发展,努力承接更多沿江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协同构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化产业体系。

  勇担责任聚合力 担当作为辟新局

  从省级贫困村到省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省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典型案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定点帮扶村——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年来,该集团累计为其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引进各类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建设集体经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帮扶项目83项。

  “把帮扶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民心工程。”2023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按照“小投入、大效益”项目帮扶原则,在保证帮扶力度不减的情况下,优化拓展帮扶项目,高效精简使用资金,推动帮扶工作再上台阶——

  打好“准”字牌,加大帮扶力度。2023年,投入167.65万元帮助7个村援建涉及集体经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13个帮扶项目。其中,为帮助叶县柴巴村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乡村“周末游”,集团直接投入13万元、协调50万元帮助建设5个民宿小木屋,建成后将在原有“柴巴山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满足游客周末休闲饮食住宿需求。

  打好“拓”字牌,拓展帮扶深度。为促进乡村特色农产品销售增收,投入10万元帮助柴巴村建设农产品包装车间;为帮助襄城县朱堂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援建蛋白桑叶加工厂二期项目;为帮扶的鲁山县朱马沟村援建小型养殖场和种植基地,依托当地原生态植被喂养本地山羊,种植本地“原生态姜”,吸纳本村脱贫户和困难群众务工就业,打造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打好“兜”字牌,提升帮扶温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充分发挥国企规模和产业优势,累计派出长期驻村帮扶干部100余名,为各帮扶地区建设各类项目198项,建成产业扶贫基地和合作社38个,累计帮助15285人脱贫。常态化开展消费帮扶定期产销对接,以春节、中秋节为契机,成功举办2期集团消费帮扶对接活动,50多家基层单位通过企业订购、职工团购、爱心采购等方式开展消费帮扶。

  助社会发展,解职工所忧。秉持“企业发展,职工共享”的理念,集团下大力气,持续增进职工民生福祉——

  成立问题楼盘工作专班,争取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邀请市直有关部门到现场办公,为25名集团职工发放不动产权证书,2023年建设分配保障性住房290套。

  完善职工医疗救护保障体系,常态化实施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高品质体检等普惠项目,全面建成矿区创伤研究中心。

  盾构机、掘锚机、横轴掘进机、巡检机器人、“井下空调”、地面井口全风降温等一大批先进装备和工艺技术成功应用,职工作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建实用好生活救助、职业帮扶、大病救助等服务平台,推动金秋助学等“六送”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金秋助学”活动连续开展19年来,集团累计发放助学金6300万元,资助职工子女5.2万人次。

  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连续5年累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近4000人。

  ……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

  作为有担当、负责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将坚定扛起职责使命,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宏伟目标,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等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中打头阵、作贡献,努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