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中建七局:在新时代新征程擘画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华章(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

中建七局:在新时代新征程擘画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华章(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

《 河南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第 14 版)

中建七局大厦。

中建七局投资建设运营的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蝶湖公园。

中建七局投资建设运营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生态保护PPP项目。

中建七局投资建设运营的三门峡国道310南移新建工程。

中建七局承建的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

□彭中强 李君贤

启航渤海之湾,跨越巴山蜀水,深植中原大地。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随时代大潮奔涌,中建七局这支“南征北战的铁军、重点建设的先锋”自1952年成立,迄今已走过71个春秋。

七十一年砥砺前行,四十五载改革图强。中建七局扎根中原、驰骋四海,在奋进中发展,于变革中新生,以匠心工程回应时代召唤,以央企担当不负军魂荣光,孜孜以求闯出了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

千里移防立中原

英雄部队美名传

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中建七局的前身——东北工程管理局第二建筑公司五处奉命承建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葫芦岛渤海造船厂等项目。1965年3月,成建制迁至四川重庆地区开展“大三线”建设,于次年8月1日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十一支队,圆满完成建设中国第一座重型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西北地区第一座现代火力发电厂灞桥热电厂、红阳机械厂等众多重点工业工程任务。

1971年4月,二十一支队陆续由川东各地移防至河南、湖北两省,开始承担“小三线”建设任务。部队选址河南省南阳市作为司令部驻地,自此,中建七局的根牢牢扎在了中原大地,正式开启扎根河南、建设河南的新征程。

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按照“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方针,官兵们迅速融入驻地,用辛勤汗水和一腔热血,把一张张图纸变成一座座“丰碑”,相继建设了一批重要设施工程,出色完成了特殊时期的使命任务。

华北油田会战,二十一支队倾力打造“红旗线路”,精心筑造“样板工程”,顺利交付22万伏输电线路、永清11万伏变电站、永清北输气工程等重点项目,为开启我国石油年产量以亿吨计算的新时代作出重要贡献;唐山大地震,二十一支队1.27万余名官兵火速奔赴灾区,圆满完成林西矿、唐家庄矿、赵各庄矿震后抢修抢建、恢复生产等任务,“学邯二,赶九连,创全优,争一流”的口号风靡一时,“英雄的部队钢铁的兵,穿云的海燕破雾的鹰”美誉至今流传。

春江潮涌千帆竞

百舸争流逐浪高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如同一声惊雷,汇聚起改变中国的力量,催生亿万中国人民大踏步追上时代的激情,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不惧风雨兼程;穿越惊涛骇浪的航船,更显中流击水之定力。1983年9月23日,二十一支队集体转业,改编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从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从部队军事化管理转向企业市场化管理……时代巨变,并未让这支英雄的部队畏战不前。感受着时代前行的澎湃潮声,脱下军装的中建七局全体干部职工决心以基建工程兵永不服输、敢于亮剑的韧性和气魄,直面市场、搏击红海。

为打破改编之初“无基地、无设备、无活干”的窘境,这支建筑劲旅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带着军人特有的血性,紧盯市场、解放思想、“找米下锅”,改编次年成功中标河南省第一个招投标重点工程——河南财经学院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招生”,不仅打响了中建七局的品牌,也极大鼓舞了队伍士气。愈战愈勇的中建七局于1985年7月顺利交付福州当时地标式建筑——福建省外贸中心工程,并在当年11月首次走出国门,承接埃及玛丽娜旅游中心工程,随后又多次出征埃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靠着敢打硬仗、勇于拼搏的钢铁意志,中建七局在红海搏杀中涅槃重生,市场化之路越走越宽。

改革开放四十五载逐浪市场大潮,以河南、福建为核心市场,中建七局与时代同向同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热点地区,逐渐构建“4+4”市场区域格局。截至目前,在建项目超1400个,足迹遍布国内27个省区市及孟加拉国、尼泊尔、沙特阿拉伯、菲律宾等11个国家。

敢闯敢创谋转型

提速提质促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时与势不断把企业推到一个个十字路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郑州商都城墙遗址一路之隔的城东路108号,颇具时代感的中建七局大厦,见证着中建七局为突破思想和地域限制作出的一次又一次重大抉择。1997年8月,中建七局将总部由河南南阳迁往省会郑州;2004年11月,作为试点单位推行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制度,次年1月成为中建系统两家实施董事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2009年,随着中国建筑整体“上市”,中建七局完成有限公司改制,一个“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构架基本搭建完成。

2012年,中建七局与郑州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协议书》,拉开了深耕滨河国际新城的序幕。十年蝶变,如今在这座由中建七局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产业新城里,蝶湖森林公园游人往来如织,湖水、拱桥、林木相映成趣,新开通的郑州地铁3号线疾驰穿城,智慧机器人在河南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巡检……20公里空铁交通圈、1400余亩自然水域、5100亩环城生态绿地造就独一无二的交通与生态,“一核两轴六组团”高端规划、数字孪生引领的智慧城市正向八方英才张开双臂。

从2008年河南周口“六桥一路三馆”项目开始,中建七局以投资模式创新带动规模发展提速,以BT模式为突破,牢牢把握“中原城市群”“海西经济区”建设发展契机,实现规模飞速增长。有“东方悉尼歌剧院”之称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世界汉文学大会永久会址汉中汉文化博览园、“十三五”全国投资最大的干线公路三门峡国道310南移新建工程、全国市政道路投资规模及工程体量最大的郑州南四环、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生态保护PPP项目……截至2022年年底,中建七局投资项目已遍及全国70余座大中城市,投资规模突破6300亿元。

坚持“品质提升、规模提速”并重,近年来中建七局不断升级业务结构和产品类型,逐步形成工程建设、投资发展、专业运营、规划设计、国际工程五大业务板块,2019年提前实现产值“千亿”目标。进入“十四五”,多年位居河南省百强企业第4位的中建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致力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提供商、助力城市发展的综合方案解决商、携手伙伴共赢的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升级再提速。

科技引领激活力

创新为要汇动能

2023年9月,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建七局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巴基斯坦PKM项目(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双双获评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打造精品工程既需要精益求精的匠心倾注,更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创新作支撑——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创新采用放样机器人、3D打印、3D扫描等技术,将歌剧院幕墙安装可接受误差控制在20毫米内;巴基斯坦PKM项目率先采用SBS改性沥青技术,大幅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抗高温、抗老化性能。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建七局聚焦关键技术,强化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品质发展。在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的三门峡,中建七局攻克“河南第一高墩”,打通“河南最长隧道”,“四桥合龙”上演天堑变通途;在车水马龙的郑州城区,郑州地铁6号线项目凭借先进技术,在自稳性差的富水砂层顺利完成郑州地铁1号线近距离下穿,最大沉降仅3.8毫米;在地质条件恶劣的云贵高原,华丽高速营盘山隧道立项住建部科研课题,攻克世界级泄水难题……数百项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450多座大型公建,3000多公里的公路、地铁、隧道、桥梁,130余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改革开放45年来,中建七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产品优势不断塑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中建七局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2010年8月,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式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16年12月,参与的“大跨空间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获评国家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河南新密、巩义和福建闽清三个装配式工厂全面投产;2018年7月,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中建系统第三家获得该荣誉的单位;2022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施工现场构件高效吊装安装关键技术与装备”通过绩效评价;2023年11月,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截至目前,中建七局已累计获省部级及以上标准、工法、专利等科技成果5000余项,构建起“四站三新三地一中心”新格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听党指挥跟党走

忠诚担当为人民

听党指挥,是中建七局传承至今的红色基因;服务人民,是中建七局砥砺前行的不变初心。改革开放四十五载,继承军旅品格的中建七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民之盼者”,在每一次党和人民需要时,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建速度”“铁军担当”。

2020年疫情暴发后,中建七局高效完成武汉“两山”医院、郑州“岐伯山”医院、中央援港应急医院、禹州疫情临时流调观察点等84个防疫应急项目建设任务,累计建造面积约239万平方米,病房数量5万余间、床位9万余张;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情,动员7000余人、机械设备近万台,奔赴防汛抢险最前线,协助15.8万余名居民恢复生产生活;大力帮扶甘肃卓尼县、康乐县、康县,对口支援革命老区福建长汀县等,以消费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党建帮扶为抓手,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六稳”“六保”,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每年带动就业20余万人;倾力打造“情暖童心”“爱心送考”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每年开展公益活动数百次……

2020年,中建七局(本部)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中建七局党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发文通报表扬中建七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和人民对中建七局高度的认可与肯定。

改革开放激情永在、境界常新。中建七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属地央企优势,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全面融入河南新发展格局,围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持续提升发展品质,传承弘扬“砺进·共赢”文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