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创新引领 抢滩数字经济

    本报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刘根堂)10月30日,在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5G产业园的联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输入指令后,只见一条条机械臂上下舞动、精准作业,一块块物联网电表有序“走”下智能化生产线。

    “过去我们是一家占地不足500平方米、年产值400多万元的小公司,通过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建立5G创新应用实验室,实现了制造数字化和管控透明化,以优良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如今企业已发展成为占地4000多平方米、年产值过亿元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桥科技董事长陈志广说。

    生产线上,机器人不知疲倦地灵活作业;车间里,屏幕上记录产品信息的数字不断跳动;仓库内,智慧仓储准确无误拣货、发运……近年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了河南中测新图、云能魔方储能等一批5G应用企业,培育了智能云科(许昌)、森尼瑞、初心科技、先行电气等一批数字企业,积极探索出一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平台支撑。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黄河鲲鹏科创基地的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可控的全闪存、绿色低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建设能力达100P算力(即每秒计算速度达10亿亿次),对接服务许继集团等省内外600余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场景应用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网联车、智能电力等20多个产业。前不久,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我们利用中原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的算力资源,结合昇腾算法,使电路板的缺陷检测精度由90%提升至99.9%,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主管程明超,分享了企业尝到数字化“甜头”带来提质增效的喜悦。

    “抢滩”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赋能。许昌5G创新应用产业园初显芳容,许昌“智慧岛”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智能电表、智能路灯、智能信号灯、智能仓储等场景应用丰富多元……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先后获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去年,全区数字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

    实践者说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产业优势、推动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也是赢得竞争先机、抢占发展高地的必由之路。要把数字经济作为关乎未来的关键战略,抢抓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创新驱动、产业带动、市场推动,奋力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打造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冉高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