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搞科研(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本报记者 杨之甜

    10月18日,安阳市党政综合楼三楼第二会议室,参加安阳市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博士穆艳超,一进会议室就习惯性地往后排找自己的座位。

    “您的座位在前面,请跟我来。”会议工作人员前来引导。

    “真没想到,我在最前面的‘座谈席’坐,能和市委书记面对面交流。而且前几排坐的都是专家人才代表……”习惯了传统会议模式的穆艳超又惊又喜。

    在会场,记者注意到,参会的高层次人才代表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负责人都在前排就座,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部长和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则被安排在倒数两排。

    “让高层次人才和工作站负责人坐前排,领导干部坐在其后位置,体现出安阳市委、市政府对博士研究人员的最高礼遇,我一定不辜负这份尊重,继续深耕环境治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为安阳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国家级专家、河南艾尔旺新能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单明焕说。

    “今天看到专家人才前排坐、部长局长后排坐的场景,深刻体会到了安阳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分管人才工作的副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内黄县委副书记高晓海说,下一步,内黄县将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计划今年引进6名博士后科研人才。

    “坐在后排,收获更大!”安阳市殷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晓磊表示,人才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殷都区委也将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四字文章,以更包容的政策吸引集聚人才,创造更舒心的环境服务培育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留住成就人才。

    当天的会议还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颁发新获批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牌和设站奖励,为博士后代表刘鹏、尹文婷发放生活补贴。

    人才是强市之本,发展大计。今年8月,安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该市多个部门,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出台安阳市“洹泉涌流”高层次人才引进“1+23”政策体系。这是该市自2020年以来,对“‘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第三次升级。

    高层次人才引进“1+23”政策体系的制定,在已形成“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3+23”人才政策体系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安阳市其他相关人才政策,进一步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形成了更加开放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需要一大批各行业的‘大家’‘大师’‘大匠’。”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表示,安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安阳市将压实压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政治责任,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实政策兑现,同时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生活安置工作,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