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出彩篇章(健康河南进行时 中医大家说)
□本报记者 李倩 见习记者 张梦源
10月16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桂花飘香秋意渐浓,院内仲景大道两侧的银杏已有些泛黄。早上7点30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准时来到办公室,为即将开始的晨会做准备。记者对他的采访也在晨会前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朱明军说。
医院发展如谋棋落子,朱明军有清晰的思路:“以一个专家带动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带动一个医院,以医疗、科研、教学、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来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干,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从2012年起,朱明军带领全院职工狠抓内涵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医疗、教学、科研实力持续增强,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7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4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救治中医院,该院急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实现了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
“如果说医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是得益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守,成绩属于一代代的医院管理者和全体职工。”朱明军说。
作为院长,他的工作千头万绪;身为医者,他肩负着群众的健康之托;学为人师,他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尽心竭力。
1989年,朱明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河南省中医院成为心血管专业的临床医生。4年后,29岁的他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任命为心血管科主任。2002年,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并调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心脏中心主任。
从医30多年来,朱明军以服务行业需求、引领学术发展、惠及百姓健康为己任,创建了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体系,创立了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和行业标准,建立了全国中医系统首家胸痛中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2023年3月,他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他带领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也成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科)诊疗中心。
即便再忙,朱明军仍坚持坐诊,努力为病人减轻病痛。他说:“我首先是一名心血管科医生,我多看一会儿病,就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今年7月,朱明军带领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教师团队”获“河南省本科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他告诉学生:“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历久弥新的中医药,一定能书写传承创新更加出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