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特别关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讲述人:安阳县高庄镇将台村大学生村支书董莉莎
2010年,年仅20岁的我从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2021年,我当选将台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作为嫁过来的媳妇,我能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是机遇使然,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当选后,我尝试用自己的优势和学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助力基层组织建设。
刚换届时,每到雨雪天,村内大街小巷泥泞不堪,有群众在村里微信群发视频调侃说,都来看看咱村的“水泥路”。当时我心里五味杂陈,发誓一定要修好致富路。如今,村里累计硬化背街小巷7000余米,终于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建设高标准良田,需整修田间道路,由此导致两家村民因为地界产生纠纷,都说对方多占了地头,让村干部先解决地界纠纷,再说修路。我知道后,立即把两家叫到一起,运用排除法化解纠纷,我说如果双方都不让步,村里只好避过两家不修,只要自己觉得脸上有光就行。最后,两家自己协商好了土地边界,保证了道路正常施工。
我始终认为,将台村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群众的安居乐业。
2021年以前,将台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每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村干部就会为资金来源发愁。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带领村干部去山东、河北等地考察,最终一致决定依托优质小麦种植,发展食品加工行业。
按照“支部引领、公司运营、基地带动、群众参与”的思路,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4万元,吸纳社会资金60万元,通过股份制方式为村里建成了安阳优粮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
支部肯带头,工作不发愁。我带头入股,党支部一班人也积极响应,通过入股参与项目建设,目前村干部入股项目60万元,村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这样一来,每年村民除了土地入股的分红,还会按照企业收益再次分红。为消除村民参与项目的顾虑,我们向村民保证“如果村办企业收益为负,村干部承担全部费用,把群众的投资风险降低到零,大大调动了群众用土地入股的积极性”。
我运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工作信息化,对村民参加医疗保险全部实现电子登记造册。积极与乡村医生配合,鼓励65周岁以上的老人到镇卫生院进行健康检测,用算账对比的方法引导农村妇女免费参加两癌筛查。
为提升村干部的服务水平,我对村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名村干部分管一个网格,责权利挂钩,让群众点单,需要什么服务,村干部就提供什么服务。只要群众有诉求,村干部就会有行动。
如今,广大村民对我们这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办事能力、服务水平、工作效能都比较满意。许多群众夸我们能够设身处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乔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