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义工联6年提供爱心早餐34万人次
□本报记者 李凤虎 本报通讯员 陈萌萌
“调料够吗?”“葱姜还要准备不?”……11月15日早上,商丘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会长杨海振像往常一样到后厨,边查看边记录。在“商丘好人”爱心早餐点,像这样的清晨,他已经度过了2000多个,为一线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早餐34万人次。
2005年杨海振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06年,他与爱心人士共同筹备河南省首家义工组织——商丘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商丘市义工联”)。2017年10月,他被推选为商丘市义工联会长。
“担任会长我就感觉到一种压力。”杨海振说,之前无论什么事都有老会长冲在前面,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并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个领头羊。
杨海振告诉记者,“商丘好人”爱心早餐项目是商丘市义工联2016年10月启动的为一线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早餐的关爱项目。启动之初,爱心早餐点面积小,条件差,在室外就餐,饱受严寒、雨雪天气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海振多方奔走、呼吁、对接,筹集社会各界爱心捐款15万元,使爱心早餐点成功搬迁新址。新址宽敞明亮、整洁大方,由露天就餐改为室内用餐,环卫工人们冬天就餐不再受冻,也不再受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条件大为改善。
“搬迁后,每当看到大家在屋里吃着热乎的饭菜,我心里都是暖暖的。”杨海振说,现在爱心早餐项目成立6年多了,累计提供34万人次免费早餐。
“爱心早餐启动后,我一直在这儿吃饭。”环卫工人方秀芝说,以前上街扫地起得早,吃早餐很不方便。“商丘好人”爱心早餐点的成立,彻底解决了她的吃饭问题。
2020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杨海振组织13名青年义工成立了商丘市第一支义务防疫消杀队,为近700个居民小区、城中村进行了消杀,覆盖惠及人口近20万。疫情防控期间,每次全员核酸检测,总能看到杨海振忙碌的身影,他带领义工协助扫码登记、消杀,为医护人员送爱心早餐。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杨海振说,下一步,他将充分发挥“商丘好人”的品牌效应与典型引领作用,凝聚、感染、引领、带动更多人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用爱心指数提升城市的文明指数。
据了解,杨海振先后获得“商丘好人”“河南省优秀志愿者”“全省疫情防控身边好人”“河南好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