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白营风正劲(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 安阳篇)

白营镇镇区交通区位优越,形成“双十字”交通枢纽。
□杨之甜 武晓宇 张利莎
“这里是白营?不敢相信,跟从前比简直是天翻地覆!”现年67岁的吴建国曾是汤阴县白营镇的居民,后因南下打工定居广州。在他记忆里,白营镇过去房屋低矮破旧,道路狭窄拥挤。前不久,他回到老家探亲,眼前宽敞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小区、机声隆隆的工厂企业和美丽文明的乡村环境让他惊叹不已。
事实上,近年来,白营镇的变化可不止于此。白营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县“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城乡融合、三产互促、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总体目标,正向“生态魅力小镇”蝶变。
“下一步,白营镇将锚定目标,抢抓时间、调频换挡、提质增效、跨越赶超,努力开创美丽白营、魅力白营新局面。”汤阴县委常委、白营镇党委书记可振虎目标坚定。
抓牢基层党建
争创文明幸福星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是柏油路,村里还建了多处小广场,村民茶余饭后可以散步、健身,日子过得可幸福了。”9月21日,白营镇南陈王村村民李俊英在自家门前的小广场上一边健身一边高兴地说。
南陈王村党支部书记李加勇介绍,该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在村庄生态宜居和村民文明幸福方面狠下功夫,硬化小巷,村内主干道铺成柏油路,将多处违章建筑逐一拆除,道路两旁种植观赏花木,形成了人居环境新格局,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星”支部创建不止步,争创文明幸福成常态。该镇以推进文明创建为抓手,积极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在提高辖区文明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掀起了创“文明幸福星”的热潮。
建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努力建强过硬支部,培养好支书,建设好支部班子,锻造好队伍的基础上,通过正面引领,使党员融入26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务村务、便民服务、文明实践、卫生商贸、人居环境、寄递物流等服务功能中去,实现辖区各村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落实辖区内文明分包责任。将辖区内村庄划分为七个工作区,由镇党员干部对各区域、各门店进行全域全面分包。在此过程中,分包区镇党员干部每天对各自帮包区域店外经营、门前卫生、移动广告牌、乱停乱放等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督导,落实党员分包责任,颁发文明流动红旗,提高争创文明积极性。
创建“文明幸福星”重实效。以实干、干实为“五星”支部创建原则,努力实现辖区各村支部在创建“文明幸福星”过程中争先出彩。目前,全镇已组织“零彩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宣讲26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余次、文明实践活动18次。
“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下一步,白营镇将凝聚合力,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等工作,同心同力描绘美丽画卷,让白营更美更宜居。”可振虎表示。
坚持产业为基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面对近两年汛情疫情的严重冲击,白营镇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结合白营镇区位、交通、产业、文化优势和“半城半乡、半工半农”结构特点,研究提出“城乡融合、三产互促、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总体发展目标。
今年以来,该镇坚持农业固本,在全面落实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整合使用上级扶持资金,建成总规模2万平方米的花耳庄阳光温室项目,探索打造“优质菜园”“高端菌园”,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在南店村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支持后湾张村规划实施手工馒头、水饺食品加工项目。
稳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也是招商”的理念,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手续办理、市场准入、物流保通等问题,2022年企业开工项目3个,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7个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推荐一名班子成员到县招商专班开展工作,围绕食品、医药产业开展招商,促进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对接交通、建筑行业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开拓财税来源。上海迪赛诺安阳甾体医药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即将开工建设,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抢抓安阳机场建设契机,积极谋划民航食品、现代物流等临空产业。
围绕“半城半乡、半工半农”的区域特点,该镇提出“全镇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要科学规划,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浪费就是最大的错误”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城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闲置土地高效利用、人居环境整治等。
据了解,2022年前8个月,该镇财政收入完成27480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14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亿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致力生态宜居
发展底色不断擦亮
走进白营镇小张盖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街道,街道旁绿意葱茏,道路两侧是整齐的民居。其中,几座颇具年代感的院落格外引人注目。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闲散院落长期无人居住,杂草丛生,既不美观,也浪费土地资源。经过村‘两委’研究,决定对闲散院落进行打造。”该村党支部书记崔华强说,目前,小张盖村已经完成了三座“空心院”的改造。
小张盖村的变化是白营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自去年安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白营镇按照安阳市委、市政府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了“3312白营标准”,将26个行政村按照“基础条件、整治工作量”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村,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基础整治、标准化提升三大方面,将人居环境整治细分为道路硬化、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厕所革命、垃圾清运、五边治理、残垣断壁、空心院落、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墙体美化、弱电入地等12项标准,对标对表、挂图作战、明确目标、职责到人、层层落实、见实见效。
干群携手聚合力。白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干,带动群众参与干,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整治的干事热潮。南陈王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占路门坡,修路资金不到位,村“两委”干部就垫资修,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群众看到了干部的决心,增强了信心,纷纷自觉加入环境整治的行列中;西石得村将路域综合环境整治与建立文明乡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由创建工作中的“看客”成为“主角”。
挂图作战克难关。白营镇坚持目标上墙、挂图作战。逐村制定方案,一村一策、一村一品,靶向治疗、对症下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多方面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啃下了很多硬骨头。如花耳庄村通过干部带头捐款、村民自主筹资8万元,争取上级项目20余万元,修通“民心”路;西石得村党员带头、擦亮“底色”,硬化小巷13390平方米,拆除违建车库18处,厕所67处。
常态长效促提升。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每周五常态化开展清洁美家园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共创;结合美丽庭院创建、星级文明户评选,树立标杆意识,营造良好氛围;规范管理保洁公司,对垃圾箱划线摆放,定时开展垃圾集中清运,做好长效保洁、运行维护的“后半篇”文章。
据了解,该镇累计投入资金2072万元,先后拆除违章建筑2700余处,清理废弃物7000余立方米,21个村完成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全长14000余米。今年,新栽种绿化树木2万余棵,绿化面积86000平方米。
锤炼能力作风
凝聚发展蓬勃力量
到岗即迎来大考。今年年初,对于从省政府办公厅到汤阴县任县委常委、白营镇党委书记的可振虎来说,“墩苗”不足80天,就迎战奥密克戎,可谓“压力山大”。
“1月8日一早接到消息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慌,要做好应战准备……”可振虎迅速集结干部,赶赴现场,到汤阴育才学校驻扎……连续工作,配合完成4000余名师生的闭环转运任务。
当时,白营镇划分10个封控区,他安排各封控区卡点统一设置标准化的平面图、疫情信息专栏,便于开展工作;宜居时尚小镇物业服务停摆,他从镇村抽调党员干部组成一支98人的服务队进驻小区,全力保障5000余名群众的生活秩序。
“面对困难,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又要有科学有效的办法。”可振虎说,“我已经不是‘苗’了,而是近6万干部群众的主心骨,我要带领大家勇敢地走下去。”
在那场疫情中,该镇共组织21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共计1182018人次,将2631名密接、次密接人员闭环转运至新乡、濮阳、林州、内黄、滑县等集中隔离点,圆满完成10个封控区13550名群众的管理服务工作。
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按照从严从紧从细从实的原则,该镇健全了指挥部“一办十二组”责任体系,制定应急处置体系编组,成立三人专班和“处突小分队”,建立党员联户、干部分包、支部会商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人员排查、返乡报备、哨点预警、核酸检测、闭环转运、居家隔离、应急处置等工作。
健全镇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汛演练,以训代练,优化防汛应急处置编组,根据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科学调度人员。及时处置7月5日突发汛情,切实守牢了群众生命安全防线,提高了应急处突能力。
“今年,白营镇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保持’开山虎’的闯劲开渠引源,拿出‘上山虎’的拼劲蓄力向前,坚持‘镇山虎’的韧劲笃行不怠,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在全县争当豫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标杆的进程中走在前、做表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可振虎表示。
本版图片由张利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