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衔接乡村振兴的南阳答卷

    月季花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供图

    ③桐柏县安棚镇李湾村茶叶基地一角。本报资料图片

    □孟向东 刁良梓 胡志文

    “四季菇棚四季出菇,一季变多季,收入翻一番。”西峡县寨根乡人大主席曹可喜不自禁。

    原来,为确保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60%以上,并且资金投向更加聚焦产业培育、稳岗就业,西峡将全域207个经营类帮扶项目划分为三个层次,落实扶优、提效、改差举措。针对香菇产业出现的同质化严重、产业效益不佳,西峡今年投入衔接资金1900余万元,推进工厂化制棒、集约化种植,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300万元。

    而这只是南阳市创新开展以查资金投向促产业培育、查项目运营促联农带农、查培训就业促稳岗增收、查后续管理促效能提升为主题的“四查四促”专项行动的一个生动案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南阳市聚焦衔接资金投向散、帮扶产业发展缓、脱贫人口就业减等问题,把有限的衔接资金向产业培育、稳岗就业聚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南阳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认为,“四查四促”专项行动,核心是用好衔接资金促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根本是让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嵌入产业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持续稳定增收,推动全市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衔接乡村振兴开新篇。

    据相关数据显示,专项活动自今年3月实施以来,共排查经营项目2781个,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56个、帮扶产业基地1580个;累计培训26万人次,帮助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就业43万人,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1.9万人,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南阳答卷。

    查产业资金是否精准?

    促产业培育!

    8月27日,在桐柏县固县镇桐柏柳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自动化集蛋设备流水线上,一枚枚新鲜的虫草蛋被依次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这家国有控股企业由桐柏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资1亿元成立,平均每天销售鲜蛋30万枚,年产鲜蛋500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以上。桐柏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若励说:“我同时也是桐柏柳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可以保证所用的帮扶资金全部用到产业发展上。目前,企业带动1560户脱贫户参与分红,公司员工每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

    这只是南阳通过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撬动特色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南阳通过排查聚焦“项目库中谋划储备的经营类帮扶项目占比、衔接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占比、衔接资金联农带农绩效”等发现问题的整改提升,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60%以上,优先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粮、油、菜、畜四大基础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打造“一县一业”片域化发展新格局。

    西峡县就是一个生动案例。据该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主任陈东旭介绍,西峡以提升科研水平、实现制棒的绿色化、培育龙头企业、弘扬菌菇文化为四大抓手,不断加粗优势链、延长产业链,香菇产业综合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西峡累计投入衔接资金3680万元,打造全国菌果药旅四大产业示范区,将全县16915名脱贫群众紧紧吸附在种植、加工、购销、流通产业链条上。

    不但要关注产业资金用到刀刃上,南阳还紧盯特色产业的延链强链,旨在打造产业集群实现利益联结增效,将农户吸附在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购销、流通服务等产业链条上,确保建成经营类帮扶产业项目稳定运行、规范经营、提升效益。目前,全市投资9.28亿元规划建设产业项目313个,其中种植业项目203个、养殖业项目52个、加工业项目1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6个、其他类39个。

    查项目运营是否规范?

    促联农带农!

    在风景如画的南召县五朵山景区,每天游客如织,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五朵山景区被定为南阳市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集群头部企业。由五朵山景区周边8个行政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特色民宿68套,村集体资产近千万,农民合作社收益分红100万元。

    南阳通过排查整改经营类帮扶项目运营、联动带动脱贫群众及监测对象资金绩效等问题,按照好、一般、差三个等次分类评定,对评价等次为“差”的项目,精准实施“万人助万企”,制定整改措施,主动上门服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积极采取招商引资、吸引回创人员返乡创业或利用本地优势企业入驻等措施,确保有问题的帮扶项目运营能恢复、生产可持续、利益连接不断档;对实力较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主动对接、梳理需求,因需施策、精准服务,加大项目、资金、土地、科技、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县域有特色、有活力的支柱产业,发挥更好的联农带农作用。

    镇平县对全县帮扶效果明显、管理规范、运行正常且交税多、工资发放及时、社会贡献较大的前10名帮扶车间进行表彰,授予“优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帮扶车间”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对正常运行6个月以上的且达到就业带贫标准的前20名帮扶车间,按照村申报、乡镇推荐、县审核验收等程序一次性奖励带贫企业现金3万元。

    查培训就业是否有效?

    促稳岗增收!

    淅川县大石桥乡贾洼村脱贫户李姣娥2021年9月参加乡里雨露计划中式烹调培训,后来在政府帮助下,到大石桥乡乡政府公务灶成为一名厨师,月薪2000元,“有了一技之长,收入稳定,离家也近,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曾经在苦日子里熬的李姣娥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而这得以于淅川县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全力推动“电工、护林员、中药材种植员、中式烹调师”等八个工种培训结出的硕果。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已新增技能人才293人,高技能才人29人。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环,南阳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精准抓好三大“关键招”:

    第一,精准培训,育合格职业农民。南阳通过排查整改培训意愿与就业需求不精准、不匹配等问题,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为载体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监测人口逐户摸排、应培尽培、愿培尽培,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的劳动力至少“一人掌握一技”,让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技能培训2.63万人次。

    第二,多措并举,促劳动力稳岗就业。灵活采取劳务输出、龙头企业带动、扶贫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形式,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至少“一人稳岗就业”。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实现稳岗就业人数达22.43万人。

    第三,厚植优势,促创业带就业。以“万企兴万村”为载体,围绕建设千万亩高标准永久基本农田大市、千万头畜禽养殖产业大市、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大市、千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市等“四千”目标,聚焦粮、油、菜、畜四大优势产业和菌、果、药、茶等特色产品,倾斜衔接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负责人或回创人才把车间(基地)建在田间村头,以创业带动农户就业。目前,全市共建设帮扶车间585个,安置就业16444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5683人;建成特色帮扶产业基地1580个,带动7.8万户贫困群众增收。

    查后续管理是否规范?

    促效能提升!

    邓州蜂润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红薯等特色农产品的电商销售,随着销路不断拓展,产品需求量加大,缺少产品存储场地等问题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短板。邓州市乡村振兴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先后为该公司协调投入衔接资金1460万元,一下子解除了对方的后顾之忧。

    邓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国家资金并不是一投了之,有效监管才是关键。”目前,邓州蜂润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用这笔资金建设红薯存储窖、分拣车间、育苗温棚和深加工车间等,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红薯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合作共赢。

    在“四查四促”专项行动中,南阳通过排查整改经营类帮扶项目资产运营管理、收益分配使用等问题,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经营类帮扶项目资产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后效益持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稳固;同时,做好两个“坚持”,打好组合拳。

    坚持项目资产收益优先用于村级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和维护村内小型公益设施等。

    坚持项目收益按劳分配为主,鼓励劳动致富,激发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内生动力,确保经营类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不流失、不被侵占,持续发挥帮扶作用。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为深化监管成效,南阳市正在开展第三季度“四查四促”服务提升季活动,通过建立对1433个“好”等次经营类帮扶项目“点对点”确定一名服务联络员、每月开展一次征询服务需求活动、每月做好一批服务对接活动、每月举行一次调研调度、季末召开一次总结会议“五个一”服务提升机制。主动对接、梳理需求,因需施策、精准服务,早谋项目、优先入库,革新机制、优化管理,呈现企业“出卷”、部门“答卷”、社会“阅卷”三方共赢的喜人局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