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抢抓重整交通优势的历史机遇(今日快评)

    □本报评论员 丁新科

    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振奋。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绘成“米”字,绝非易事,这体现了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的不懈坚持,更体现了提前规划布局,着眼未来的开阔视野。

    高铁轨道延伸之处,将时空压缩,沿线城市实现更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交通网络的意义所在。在铁路出现之前,很长一个时期是水运在唱主角。比如,历史上隋唐大运河打通南北交通大动脉,使得江南与北方互通有无。据考证,大运河并非完全重新开凿,它借助了许多人工运河,如春秋时期吴国修建的邗沟,汉代的漕渠等。连线成网,古今可谓异曲同工。交通线路的打通,不仅带来沿线商贸的繁荣,更在心理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影响深远。

    交通技术一直悄然塑造着经济版图。从内部看,大运河时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从外部看,“地理大发现”之后,海上贸易日益活跃,港口城市地位日益凸显。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一度很繁荣的北方城市,由于不临海,在经济上逐渐被沿海城市甩开距离,但这种格局绝非一成不变。

    时移世易,交通技术不断演进,给了内陆地区再次逆袭的机会。普通铁路时期,郑州等一批城市因火车而兴;进入高铁时代,速度大幅提升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也给内陆地区带来了重新整合交通资源的契机。以高铁网络为支撑,建立或巩固交通枢纽地位,成了许多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除了郑州,西安、武汉、合肥等多个城市也提出建设“米”字形高铁网。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特点:位于内陆。

    现代交通网络是立体式的,上天入地,突破地理障碍,航空、高铁、水运、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各展其能。尤其航空业的发展,仿佛为内陆城市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以郑州为例,通过境内外双枢纽建设,短短几年,一个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渐成规模,仅货运航线就通航53个城市,带动进出口额不断跃上新台阶。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贸易模式演变的深层次逻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运输方式的变化,技术革新力量的支撑。从大运河时代开封、洛阳成为交通枢纽,到如今郑州成为高铁、航空枢纽,枢纽地位的回归之势,带来的是发展便利和崛起机遇。

    新的运输方式蓬勃发展,是否意味着传统方式可以偏废呢?也不尽然。近年来,信阳淮滨港、周口港都在大力开辟新航线,圆了通江达海梦。这两个城市的水运,都曾因铁路运输的冲击而一度衰落,再次开辟新航道,其实是交通优势的再造。即便没有出海口,“借”也是一个办法。新乡开通“海上丝路”铁海国际联运班列,联动青岛港形成进出口双通道。说到底,技术终归服务于需求。“米”字形高铁网是一个新起点,放眼未来,中原城市群重整交通资源优势,大有可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