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实现与主城区半小时通勤(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报讯(记者 杨凌)6月17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行城市建设发展暨房地产领域落实稳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根据省委、省政府对航空港实验区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未来,航空港实验区将实现和郑州市主城区“双核”引领河南发展的重任。预计到2035年,该区常住人口将从目前的65万人提高到260万人,GDP从2021年的1172.8亿元增加到接近1万亿元。
为了适应新的目标定位,未来5年,航空港实验区将强化与郑州主城区及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目前已谋划了20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738亿元。到2025年年底,航空港实验区周边高速公路出入口数量将达到15个,郑州主城区与航空港实验区将实现半小时通勤。
发布会透露,目前,航空港实验区正围绕电子信息、现代商贸会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全力推动“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未来5年,航空港实验区将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路子,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同时,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聚焦“智能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一号产业”,力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7000亿元;聚焦“河南芯”,推动771所、合晶等项目建设,力争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突破800亿元;聚焦“网联车”,形成智能网联产业链,力争汽车和装备产业突破2000亿元;聚焦“创新药”,加快鸿运华宁、临空生物医药园等项目建设,力争生物医药产业突破500亿元;聚焦“物流网”,引育大型物流集成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
发布会还发布了航空港区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人才集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21条高“含金量”的措施既有对原有政策的优化提升,也有一批创新性举措。
比如,在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方面,政策提出允许航空港实验区内户籍家庭和来区工作生活人员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对有改善性需求的家庭,可将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房屋上市交易;引导开发企业对项目周边区域产业或单位人才集中购房予以让利,区财政最高可给予开发企业每平方米500元的奖补;对已拆迁未安置和尚未纳入安置计划的群众,允许自主选择实物安置或货币化安置模式;对在港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区财政根据购房时间给予全额或一半的契税补贴。
在改善住房市场供给方面,提出对建设高品质社区的开发企业实施容积率奖励,研究出台高品质居住社区带方案供地等制度措施;启动在“双鹤湖”“园博园”等区域谋划建设符合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航空枢纽城市定位的科创园区和科创人才工作生活社区。
在对企业纾困帮扶方面,针对当前部分出让商服用地闲置的问题,提出可调整用于建设人才公寓或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并享受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建立纾困长效工作机制,支持国有平台、优质房企和金融机构组建专门公司,对资金链断裂但经营正常的问题楼盘实施资金注入或并购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