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杜绝过度包装 定标准还要长“牙齿”(锐评)

    □房清江

    “套娃式”礼盒、大盒配小饼……近年来,一些商品的外包装铺张浪费、“喧宾夺主”,让人头疼。日前,工信部组织完成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该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以进一步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要求,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据3月30日《人民日报》)

    过度包装在消费者身边相当普遍,往往是商品的体积越小,包装物就越大,如药品、零食甚至出现包装比商品还重的现象。过度包装泛滥,原因是商品包装缺乏规矩约束,致使一些厂家养成包装粗放粗暴的习惯,忽视精细化的考虑,也让包装理念、文化跑偏,纵容包装营销无底线求大、求奢。

    修订和完善过度包装要求,建立起更明确的国家标准,毫无疑问是给商品包装行为划红线、立规矩。食品与化妆品是过度包装泛滥密集区,此次,针对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此次包装强制标准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确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给“过度包装”的认定打造了更为直观的尺度,为商品生产与营销的包装应用提供了清晰的遵循。

    标准的生命在于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只是此前包装规范的完善与升级,并不是“0”到“1”的突破。理性而言,如果此前包装规范得到较好执行,恐怕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不至于会如此普遍,在一些领域也不会变本加厉。正因如此,如何让标准富有执行力,使得强制标准的“强制”实至名归,需要监管配套,真正让标准长出“牙齿”,解决好不执行标准、过度包装怎么办的难题。

    要完善行政管理办法,建立监管执法机制,对过度包装行为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对违规的给予严厉的经济惩罚,对过度包装的商品责令下架,掐断包装滥用的源头。要围绕包装垃圾减量与包装的绿色环保应用,加快配套完善包装物应用的经济政策,对非环保的包装材料及包装物生产等环节提高税率,增加包装成本,倒逼商家节约,主动告别“过度包装”,加速完成环保替代。通过有形监管和无形调节,形成过度包装受罚、规范包装受益的市场环境,才会有执行包装标准的自觉行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