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宏兴新能:扬帆出海 融入新发展格局
□王雪 娜张涛
2月3日,随着第一船进口燃料油在连云港新海湾码头靠泊卸货,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进口业务全线打通。这是该公司继2021年开通原料直接进口之后又新增进口原料品种,原料供应业务实现又一历史性突破。
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于2020年4月建成投产以来,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料无法稳定供应且成本高,成为企业生产和增收的重大制约因素。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省商务厅、洛阳市商务局主管领导,与洛阳海关等相关部门,多次主动深入企业,频频“出招”,护企“扬帆出海”,加速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
为拓宽原料渠道、增加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2021年,宏兴新能公司开始原料进口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进口原料38.87万吨。同时,在省、市商务部门指导下,又启动燃料油进口配额申报工作,于2021年12月顺利获批。
“万人助万企”政府出招助企“扬帆出海”
3月1日,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正组织原料进厂,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生产正酣,确保2022年实现首季“开门红”。
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全年累计加工原料121万吨,生产各种产品117万吨,营业收入67亿元,成为洛阳市6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2021年,全年累计加工原料188万吨,生产各种产品184万吨,完成营业收入138亿元,成功挺进洛阳市百亿营收企业阵营。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员工接续奋战,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宏兴新能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积极主动应对,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省商务厅持续推动支持外贸外资企业稳定发展19条措施,宏兴新能成了政策的受益者。
“为保障原料稳定供应、降低原料成本,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装置测试,公司成立原料进口专班,克服重重困难。”宏兴新能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商务厅、洛阳市商务局和洛阳海关、郑州海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实现进口原料进厂,缓解了原料的稳定供应问题。
解难题、拓市场、稳订单。“为获取燃料油进口配额,省商务厅相关领导带队到商务部汇报工作。”宏兴新能原料进口业务负责人说,进口原料采购业务的全流程打通,拓展了原料采购渠道,增强了原料供应保障能力,对公司生产稳定运行,提升产业链创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办理进口手续,增加授信方式、探讨企业保税加工可行性、研究可否自建液体保税仓,推进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洛阳海关通过研究相关政策,首创并推出“海关首席服务官”制度,由专人跟进该项目建设,为宏兴新能“减负”。
宏兴新能负责人表示,省商务厅、洛阳市商务局主管领导,与洛阳海关等相关部门,多次主动深入企业,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指导手续办理、积极上下协调,进口资质办理得以高效推进,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关心支持企业的实际行动,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带来的获得感。
优化结构延链补链
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一家成立5年有余的年轻企业,如何成为对地方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国资‘实力’,加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企业的发展是洛阳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一个缩影。”洛阳炼化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洛化宏达前身系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总厂下属企业,成立于1992年。为抢抓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机遇,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565”现代产业发展战略,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增资5亿元重组洛阳炼化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9月,洛阳炼化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设立洛阳宏兴新能化工有限公司,在孟津华阳产业集聚区建设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包括1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5万吨/年硫黄回收等生产装置。
“作为洛阳市工业领域唯一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增资扩股重组洛化宏达,作为实施高端石化产业的运作平台,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已于2020年6月份实现全面达产。
据悉,该项目于2019年年底建成,2020年5月转入正常生产。通过延链、补链,项目可向上下游拓展产业链,逐步形成年产值300亿元的“炼化一体化”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风口产业“有中生新”
加速开拓海内外市场
“随着燃料油进口业务的全线打通,我们有信心乘势而上,优化原料结构和装置运行,加快企业创新发展。”宏兴新能负责人说。
高端石化产业是洛阳市主导产业。去年以来,洛阳市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洛阳市“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提出,谋划建设洛阳高端石化产业园等,形成“6+3+X”梯次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打造万亿级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宏兴新能的蝶变,是洛阳市找准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风口”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洛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务实举措。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洛阳市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公司拥有和使用多项专利技术,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宏兴新能负责人介绍,生产装置全部采用DCS、SIS控制系统,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全厂有机废气治理、污水处理均采用先进设备及工艺,各项排放指标严于国家标准,中水回用率在70%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洛阳市将坚持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在“风口”产业发展上,通过实施“三大改造”、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等行动,加快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推动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做到“有中生新”。
据悉,宏兴新能60万吨/年工业三苯项目顺应了国家石化行业转型发展大趋势。目前,各类产品已投放市场,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产品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
宏兴新能公司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公司将围绕“全年生产产品181万吨,进口原料60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3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的奋斗目标,抓实装置安全生产和绿色环保运行,确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宏兴力量”,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