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疫”线坚守:风雪中的转运队

    寒风中君鹏驾驶员随时待命

    □李倩 孔菡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驾驶员和医务工作者,在战“疫”一线,他们离患者最近、却少被知晓;他们往返于医院和患者家中,在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比输赢。他们是一群红十字转运人员,24小时在线,守护生命,为保障群众就医开辟畅通的绿色通道。

    “你们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支援延安的”

    一场“胡辣汤”对“泡馍”的情意,敲响了2022年的大门。

    1月1日上午,16辆载满防疫物资的保障车整装待发,从郑州市君鹏爱心医疗服务中心驶出,一路向西赶往陕西西安、延安两地,支援当地疫情防控。

    接到西安市红十字会和延安市红十字会的求助后,郑州市红十字会立即调配防疫物资,并指派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承担驰援运输物资的任务。

    16辆保障车、22名驾驶员和医务工作者就绪,载满消毒液、医用防护服、防护手套、鞋套和一次性隔离服等共计2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其中还包括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队长王锦鹏自筹资金购买价值近13万元的医用防护物资。

    一路向西,从郑州到西安,再北上延安,行程800公里,一刻都不敢耽误。

    “谁困了赶紧睡会儿,一会儿到地方就得打足精神了。”队长王锦鹏在路上对队员说,车辆沿途只在三门峡站、陕西华山站稍作补给休息,大家就继续上路。

    行驶6个小时,抵达西安市红十字会,赶紧交接捐赠清单、搬卸好物资,大家并没有多停留,就匆匆继续下一站——延安。

    “你们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支援延安的!”当延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道出感谢时,队长王锦鹏和一路奔波的驾驶员、医务工作者,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当时已是1月2日凌晨,延安气温接近零下10℃。

    其实,这一路的温暖更是让大家满心感怀。在华山服务区,商店老板拿出一箱可乐送到车上,直说不收钱;快到延安市红十字会时,当地工作人员早已备好热腾腾的盒饭,站在路口等候……

    “疫”无情,邻有义,危难时刻,这是一种守望相助、齐心抗疫的责任与共,更是一种“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承。

    “只要群众有需要,转运一刻也不能停”

    1月4日,一场初雪与疫情相伴而至,战“疫”随即打响。

    郑州疫情形势严峻,随着流调排查不断深入,市区内健康关爱中心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逐步增加,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范围再扩大。

    为方便封控区、管控区群众就诊就医,为孕产妇和危重症患者抢出一条条生命通道,一场让人感动的“生命大转移”在郑州上演。

    “102车准备完毕,可以出发!103车准备完毕,104车准备完毕,指挥车收到……”对讲机响个不停,无数驾驶员一一进行报告。战“疫”当前,风雪交加,这支“硬核”的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又出发了。

    接郑州市红十字会指派,金水区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立即投入到郑州市经开区、郑东新区隔离转运工作,到二七区、高新区、中原区的封控区、管控区负责群众日常就医转运。

    “与以往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有所不同,这次转运要在安全精准的同时,还要照顾到特殊人群的情绪安抚和沟通交流。”负责转运的医务工作者说,接诊转运的患者中,有需要定期产检的孕产妇,有需要定期透析的危重症化疗患者,还有患日常疾病的普通群众,“只要群众有需要,转运一刻也不能停!”

    “从酷暑到严寒,转运队伍练就过硬素质”

    这是一支年轻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三年来,有近百名红十字志愿者加入其中;这又是一支专业的医疗转运队伍,连续2年参与郑州市疫情防控转运工作,有着丰富的抗疫转运经验。

    2020年疫情期间,在机场、高铁站和市区,为华人华侨、留学生和小区居民进行医疗转运2672人次,行程约17万公里;

    2021年7月,参加郑州周边受灾地区和医院的抗汛抢险、患者转运,到新乡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当地群众免费发放药品和生活物资;

    同年8月,承担郑州六院分流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任务;

    同年11月,受郑州市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派,前往荥阳贾峪镇、新密支援当地隔离转运,连续奋战多日;

    如今,2022年新年伊始,寒冬腊月,飞雪漫卷,穿上防护服的队员再次出发,持续为生命续航……

    从酷暑到严寒,一次次危难时刻,金水区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把红十字精神践行在行动上;一次次转运任务中,金水区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练就出顽强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作风,冲在一线、勇于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出红十字力量。

    一个坚守转运一线的95后护士郝娜丽,每天结束工作经常是晚上七八点,因连续多日无法按时吃饭造成胃痛,但她依然坚守在一线,她告诉队长:“没事,让我再坚持几天,这点痛不算什么!”

    一对并肩作战的夫妻,驾驶员丈夫闫子建和护士妻子胡红娜,十多天两人坚守在转运一线,相互加油鼓劲成了转运路上最大的动力。

    还有更多的驾驶员和医务工作者,一天十几趟往返在医院和小区,在飞雪中给化疗患者用力抬起担架,在寒风中等待做产检的孕妇,护送独居的老人回家,汗水一次次浸透防护服,也记不清雾气多少次遮住了护目镜……

    从酷暑到严寒、从黑夜到黎明,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战“疫”转运队员,用生命守护着城市,用过硬的专业素质架起“生命通道”。

    据统计,从1月7日到1月27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君鹏爱心医疗服务队,共派出42名驾驶员和医护人员、6名后勤保障人员,参与郑州市疫情防控转运任务,共转运1609台次,转运3286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