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盲发快递”要“精准打击”
河南日报
查看原文
□戴先任
明明没有网购,却莫名收到快递包裹,到付邮费后,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垃圾”,这不是恶作剧,而是诈骗。近期有不少广州市民陆续反映遭遇“盲发快递诈骗”,虽然单次被骗金额不高,却牵出3个全国性的诈骗犯罪团伙,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见1月23日《钱江晚报》)
盲发快递一般只寄出价值几块钱的东西,有时甚至就是几张废纸,而不少收件人以为是家人、朋友购买,或是自己下单后忘记了而选择付款签收。盲发快递单次诈骗的金额小,消费者损失不大,较少有人会为此较真,更不会去报案。而诈骗分子却可以通过大量投递盲发快递,大肆敛财。广州警方近日查处的3个实施全国性“盲发快递”诈骗的团伙,自2021年6月以来,向全国各地“盲发快递”,仅6个月时间就诈骗群众达30多万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
盲发快递实则并非“盲发”,而是“精准诈骗”。对“精准诈骗”的盲发快递也要能“精准打击”。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盲发快递的打击力度,对盲发快递予以依法严惩。快递公司要加强快递服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防范用户信息泄露,不能让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管,督促快递企业履行好自身职责,不能沦为盲发快递等不法行为的“帮凶”。此外,广大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对盲发快递做到“不盲收”。总之,要对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实施“全链条打击”,根除滋生盲发快递的土壤,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快递业健康发展的推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