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应培育龙头企业
□本报记者 胡春娜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体育河南、体育强省的重要时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眼于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全局,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建设体育河南”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今年的体育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作为体育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育龙头企业?这一话题,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省政协委员、省体育局局长万旭说,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培育优质体育企业正当时。他建议,继续充分发挥以登封少林武术、温县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武术教育集团,推进少林武术与青少年足球运动深度融合,打造少林足球新品牌。同时办好郑州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拉长武术产业链,谋划组建体育集团,培育专业经营团队,推动全省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睢县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省人大代表,睢县县委书记、县长曹广阔介绍,近年来,睢县将体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体育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值的60%,年产值突破百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成为除福建晋江以外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休闲运动鞋生产基地。“2022年,睢县体育产业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推动形成以骨干体育企业为支撑、中小体育企业为基础,各类体育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曹广阔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落户宜阳,去年10月份洛阳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也在宜阳举办,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在这里举行,因为这里不仅有文化游、山水游,还有以凤凰岭射击基地、全国皮划艇训练基地为代表的体育游。”省人大代表、宜阳县委书记张汉智说,宜阳县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倾力打造体育场馆、训练基地,承办体育赛事,以体育旅游综合体为抓手,创新体育旅游融合模式,打造特色体育旅游示范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