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2022年坚持稳中求进

    □本报记者 逯彦萃

    2021年12月29日至31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谋篇布局,定调新的一年经济发展大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何要坚持“稳”,如何能实现“进”?与会代表与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稳”是当务之急,“进”是发展之需。如何实现稳中求进?各职能部门给出解答。

    为何要坚持“稳”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雄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后的第一年,河南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在过去的一年,我省经济遭受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河南经济发展到了求稳的关键时期。

    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长期以来,我省走的是资源依赖、投资驱动的老路子,在新发展理念下,在“双碳”目标刚性倒逼下,这样的发展空间在压缩。同时,技术依赖、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道路还没有完全建立,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发展出现了动力不足的问题。新旧风险挑战交织下,就业、财政、金融受到冲击,不稳定因素增加。

    “稳”是当务之急。必须强化斗争精神,善于化危为机,敢于争先破局,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在何雄看来,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把关定向、解题破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必将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凝聚形成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为何要坚持“进”

    “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耿明斋说,“进”是发展之需。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2022年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面对新目标,有压力更有动力。“进”是建设现代化河南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现实需要,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从容化解新挑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就业和生活,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

    而办好河南的事情,根本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并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思路、具体举措、具体行动。

    如何实现稳中求进

    坚持稳中求进要打好“组合拳”。我省各级各部门也已拿出硬招、实招。

    何雄表示,省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坚持稳字当头,把“三个一批”活动作为扩投资的关键抓手,滚动实施补短板“982”工程,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投资力争超过1.2万亿元,筑牢经济增长基本盘;坚持稳中求进,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强化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龙子湖智慧岛等载体平台创新赋能,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力,培育打造7个万亿级、3个5000亿级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左右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工业是稳增长的支柱。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鸣说,工信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及早部署、迅速行动,谋划制定提振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制造业投资万亿提升工程,推进新技改提升行动,稳增长、增后劲,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全面开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行动三个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产业创新、数智赋能、集群培育、绿色低碳、育企强企等10个推进专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朱鸣说。

    洛阳市西工区委书记王进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西工区实际,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千方百计保障民生、助企强企。坚持创新引领,聚集创新要素,赋能工业、文旅等传统优势产业增强发展后劲。通过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落地一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旅融合项目,为全省经济筑牢根基贡献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