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穿越百年 仰韶文化闪耀黄河两岸

    舞蹈彩纹陶盆

    □申明贵

    9月29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渑池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会”在渑池县召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在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里有距今5000多年前的发酵酒残留,说明5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酿酒。

    历经百年岁风雨月,仰韶文化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并且在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历史交汇处再次绽放出迷人的光华……

    ■仰韶文化: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1920年秋,仰韶文化遗址被发现,此后经历过三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文物,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轰动。

    第一次发掘开始于1921年10月27日,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和地质学者袁复礼主持,发现了大量的文化堆灰层和袋形灰坑,获得一批磨制石器、骨器、蚌器和大量陶器。后来,其中部分器物运到瑞典,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次发掘开始于1951年7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调查团夏鼐、安志敏等4名专家学者主持发掘,先后发现墓葬9座,出土仰韶红底黑彩和深红彩的罐、碗,小口尖底红陶瓶,灰褐夹沙陶鼎等,发现了龙山式的磨光黑陶、压印方格纹灰陶、篮纹陶、灰绳纹鬲、带流陶杯等文物。

    第三次发掘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10月—11月,第二阶段为1981年3月—4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分别派赵会军、丁清贤带队,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先后发现房基4处、窖穴41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613件,基本弄清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属于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发现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

    之后,在全国很多地方又发现了很多类似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可以说,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尤为重要的是,它证实了中国存在非常发达的远古文化,一举推翻了中国人是从西方迁徙过来的观点,因此被誉为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仰韶村也因此获得了中国考古学圣地的殊荣。

    ■黄河故事:仰韶文化是最出彩的表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炎黄子孙的生息与繁衍,中华文明的滥觞与发展,农业文明的萌生与成熟,无不与黄河息息相关。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是对黄河文化的精辟阐述和对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殷切嘱托。

    打开黄河流域图你会发现,黄河在河南由渑池西北入境,境内流程58.5千米。依照古人“因水而聚”的习惯,我们可以发现,蜚声中外的仰韶文化,也是在黄河母亲怀抱里孕育诞生的,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萌生、发展、繁荣、传承的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彩陶文化,在华夏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

    也可以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仰韶文化是“黄河故事”里最绚丽、最拔萃的篇章。对于渑池人来说,它也是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和极具传播力的资源,是渑池的一种特质、一个灵魂,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面对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新时代的渑池人感到的是责任和使命。在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来临之际,渑池县投资2.3亿元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集遗址保护展示、考古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仰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89.89公顷(约2800亩),建成后将突出展示仰韶村遗址考古成果的真实性,以及遗址里环境的完整性,为发扬仰韶文化、黄河文化贡献力量。

    虽偏居豫西一隅,但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丰富博大的文化内涵、魅力四射的文化活力,赋予了渑池与众不同的气质,定位了其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域名词,更多的是一座无比珍贵的“黄河历史文化宝库”。

    ■彩陶美酒:仰韶文化的创新传承经典

    仰韶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活跃了2000余年,除了彩陶这种标志性元素以外,在它的器物群中还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多样化陶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中的小口尖底瓶。

    “尖底,长腹,双耳,小口”。作为仰韶文化最典型的陶器,小口尖底瓶在各处仰韶文化遗址中,皆大量出土。作为远古国宝和仰韶文化的传世经典,它映照出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艺术创造力及其斑斓多彩的精神世界。

    事实上,考古界和文化界对小口尖底瓶的关注和研究从未停止。过去学者们认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人的汲水器,然而近些年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小口尖底瓶因为“满而覆”的特点并不能自动汲水。此外,仰韶文化的许多遗址都位于平坦的河床旁,根本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继续探秘时,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小口尖底瓶的酒器之说。

    无独有偶,在西方相似的文明中,记载了与小口尖底瓶相关的壁画,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口尖底瓶用来盛酒,是一种酒器。而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中,同样有着小口尖底瓶的痕迹——甲骨文中“酒”字的形态,和小口尖底瓶十分接近。随着近期对仰韶文化的再考古,酒器之说的直接证据浮出水面——考古学者在小口尖底瓶的内部残留物上发现了谷芽酒的遗留!而谷芽酒开始于仰韶文化时期,间接佐证了小口尖底瓶是中国最早的酒器!

    源于7000年仰韶文化并从中获得创新灵感的仰韶酒业,深度融合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精髓,继承和改良了古老的传统酿造工艺,并结合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精选九粮酿造,独创“四陶工艺”,一举开创了“中华陶融型白酒”——彩陶坊。

    2008年上市以来,彩陶坊系列酒深受河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彩陶坊地利率先实现了单品突破,而后形成仰韶彩陶坊家族系列产品。2018年,彩陶坊天时成功裂变成彩陶坊天时日、月、星,实现品牌战略升级;2019年,洞藏彩陶坊地利上市,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2021年,彩陶坊地利(第四代)正式上线,夯实核心单品市场地位,走出一条豫酒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成为豫酒振兴的“先行者”“领头羊”。

    百年仰韶别样红。随着彩陶坊市场热度不断飙升,一股新时代的“仰韶力量”将继续演绎仰韶故事,再铸“陶香传奇”,从而将7000年仰韶文化传得更广、更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