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胸怀大爱 全力以赴守护生命健康

    支援岐伯山医院医疗救治队出征

    □李晓敏 华小亚 何剑烁 文/图

    2021年7月底,郑州的暴雨刚歇,疫情防控形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7月30日,郑州确诊一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很快,河南省再次吹响抗疫的号角。

    从那时起,一个多月内,奔忙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开始了争分夺秒与病毒的赛跑。

    派出19批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派出医疗队支援郑州市岐伯山医院、商丘第五人民医院等医疗救治;“升级”防控措施,对病毒严防死守;不断优化接诊流程,让新生命顺利诞生……作为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和郑州大学的指导下,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逆行出征、同心抗疫,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

    日夜更迭,生生不息。

    回望抗疫的这些日夜,我们不仅感受到抗疫精神,同时也汲取到了前行的力量。

    倾其所能,只为守护生命。你问他们为什么?郑大三附院党委书记吴超说:“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初心和誓言。”

    1 为“疫”而上,半小时集结一百七十人支援核酸检测

    7月底,郑州疫情突然反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打响。疫情防控形势紧张,郑州市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7月31日晚上,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要求,郑大三附院需选派150名医务人员组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队,支援郑州市全员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工作。

    短短30分钟,数百人踊跃报名,纷纷请战,都愿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医院选出170名医务人员组成队伍。晚上8时左右,不到2个小时,人员、物资和车辆已经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郑州加油!河南加油!”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鼓励声划破长空。一场简短的出发仪式之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队星夜出动,奔赴郑州市二七区15个社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工作。

    31日深夜,到达二七区康桥华城、桃源社区、绿城社区等十多个社区点后,170名医务人员全副武装连夜奋战,为郑州市民进行核酸检测。

    这些医务人员有的刚下夜班、有的要回家照顾孩子,接到命令后,他们顾不上休息,不分昼夜进行采样;为了方便联系,大家在背上写上了部门名字,最醒目的还是“我是党员我先行”,激励着大家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经过连续一夜的奋战,他们又继续开展白天的工作,顶着炎炎烈日,虽然汗水已湿透了衣背,护目镜起了一层又一层雾珠,但他们仍然一丝不苟采样;体力透支了,就原地休息一会儿……

    在二七区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大力配合,截至8月1日下午3时左右,郑大三附院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队已按时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随后,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郑大三附院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增加至311人,在疫情期间连续19次出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经常是刚从核酸采样“前线”返回,休息很短时间就又要出征,面临的任务很艰巨,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虽然他们整体平均年龄只有32.2岁,却用坚毅的力量筑起了坚固的抗疫防线。

    据统计,自7月31日起,郑大三附院共派出医护人员3056人次,日夜兼程奔赴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荥阳市等地支援郑州市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截至8月28日,共采样101.93万余份,其中重点人群上门采样5.24万余份。

    此外,8月4日,郑大三附院临危受命,抽调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赶赴郑州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进行支援,又连夜抽调精英力量支援郑州市骨科医院易居城院区、郑州阳城医院。

    在此次疫情中,郑大三附院医护人员与郑州市各社区、各医疗机构携手同心、共抗疫情,全力守护着这个城市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2 抗疫支援,30人连夜组队清晨奔赴商丘

    在郑州抗“疫”最紧张时,商丘疫情告急!这时,郑大三附院尽袍泽之情,紧急支援商丘,诠释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意义。

    8月16日晚,郑大三附院接到省卫健委通知,需要30名护理人员支援商丘市抗疫工作。

    全院各科护理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商丘是我的家乡,我要去,请批准我上!”……当天夜里9点半接到的通知,短短半个小时,50余人报名。

    8月17日清晨,30名援商医疗队员正式集结,队员中年龄最大的45岁,来院工作已26年,最小的只有25岁。伴随着院党委书记吴超的“出征”号令,他们踏上“逆行”的征程。

    由小儿心脏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彭宇阁和心理发育行为一科护士长杜晓艳带领的援商医疗队,负责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共有患儿42名,其中29名为重症患儿。

    身穿厚厚的防护服,他们除了要做好患儿的救护和护理操作外,还担负起病房里烧水、打水、奶瓶消毒、修剪指甲等生活护理以及环境卫生的清理、消杀工作。他们不但是守护患儿健康的白衣天使,更像是患儿的临时“妈妈”、临时“爸爸”,用一颗纯洁善良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个新生命。他们不怕累、不怕脏,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身影,成了新生儿重症病房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8月23日下午2点半左右,彭宇阁突然接到商丘李女士的电话,说要感谢援商的三附院人。

    “2018年,我因为宫颈机能不全在郑大三附院保胎,后来顺利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李女士说,在住院期间,自己和宝宝都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现在孩子们三岁半了,一直想去医院当面感谢。

    这次听说郑大三附院医疗队来支援商丘,李女士很是感动,特意过来看望援商的医疗队员并表达谢意,送来了满满一推车的水果。

    无尽的暖意在郑大三附院医疗队中涌动,促使大家更坚定脚下的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郑州和商丘手挽手、肩并肩,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在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连续奋战19天后,加上后来到商丘支援的一名心理医生,9月5日上午,郑大三附院援商医疗队31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撤离商丘,临走前,警车开道、铁骑护卫、车辆鸣笛致礼、市民自发夹道欢送……商丘市用最高规格护航曾经为他们拼命地抗疫英雄。

    3 严防死守,细化上百个流程构建防控体系

    在此次郑州市疫情最紧张阶段,一方面,医护人员前往一线支援,另一方面,郑大三附院地处封控区内,“大本营”面临的防控压力不言而喻。

    8月5日一大早,60岁的王师傅便推着清洁车,对医院急诊科的门把手、地面、桌面等地方进行消杀。按照消毒瓶上显眼的刻度,他娴熟地配置好消毒液,“我们保洁人员,都是经过多次培训的。”一周两次的消杀培训,已经让他对各种操作流程了然于心。

    防控形势严峻,丝毫不敢松懈。包括保洁人员在内,医院的所有人员“全员一盘棋”,必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在医院门外,设置核酸检测点,前来就医的人在现场即可完成核酸检测。而要进入院内,也有“重重关卡”。

    “不管三七二十一,谁来都得遵守防控要求。”副院长郭晓丽以外界人员进入医院的流程举例,每个人都需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身份证,并扫健康码,还要配合工作人员测体温,完成基础流调,“我们要把好入院的第一道关,把防控关口前移,对疫情严防死守。”

    “从消杀次数到院感培训,从成立领导小组到每日督查,医院先后制定了几十个制度,细化了上百个流程,以追求极致的态度,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副院长王军介绍。

    与此同时,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陆续返回,为防止院感,医院高度重视,为此,专门腾出教学楼和29号楼供队员入住,封闭隔离,进行“军事化管理”。

    “防控面前无小事,队员们都非常理解,自觉隔离,我们多一点严谨,病人和医护人员就多一份放心。”郭晓丽介绍,整体措施有序、有力,医院实现了医护人员和在院患者零感染的目标。

    4 生命至上,完善接诊流程展现“硬核”实力

    疫情之下,医院内部仍要保证诊疗需求。

    虽然被划入了封控区,但郑大三附院的门诊、急诊、病房等医疗服务依旧正常进行。只不过,门诊患者需要预约就诊,进院前所有患者必须完成扫码、测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等“通关手续”。

    但是,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于“黄码”“红码”“发热”的急诊病人,医院如何展开救治?

    “疼,医生快帮帮我!”8月20日,一位来自封控区的“黄码”孕妇紧急来诊,抵达医院时羊水已破,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现象。

    情况紧急!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产房在隔离分娩间做好接诊准备,同时将孕妇通过固定的接收电梯送至产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得益于之前做过的应急演练。

    当天夜里,喜讯传来,该孕妇顺利生产,之后,她还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

    产科副主任韩宁介绍,对于情况紧急的非“绿码”孕妇,医院专门设立了过渡病区接诊,单人单间,由固定的医护人员负责对接,直到产妇符合转出条件。

    在一份名为“妇、产科患者急(接)诊流程”的表格上,清晰而明确地罗列出两大类共四种接诊情况,这是由副院长刘福云亲自制定的,“理顺流程,才能形成闭环管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

    同时,儿科在原来发热病区的基础上,病房也专门设立了过渡病区,确保“特殊”的急诊患儿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为满足群众对核酸检测的需求,8月3日起,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微信服务号和支付宝生活号开通了线上核酸检测快捷预约、自助开单、结果查询功能。

    同时,作为河南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仍在严格按照省、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时刻准备好接诊全省转诊来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

    此外,郑大三附院也面向省内外患者第一时间开通了免费网上问诊服务。全院妇科、产科、儿科、医学影像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可实时在线问诊,满足患者问诊需求。

    5 身着白衣,为了一座城市缺席了你的出生

    在这场疫情中,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有人缺席了孩子的出生,有人推迟了结婚的日期,还有人将年幼的孩子送给亲戚照看。一幅幅剪影留在了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上。

    高温酷暑下,星夜晨光中,一批又一批妇幼人再出发,只为换回一城安宁,他们是冲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是家中的爸爸、妈妈、孩子……

    8月6日晚,乳腺一科医生牛耀东结束了高新区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后,刚回到集中休息点,就听到妻子平安分娩的消息。隔着手机屏幕,他喜极而泣。

    从郑州第一次全民核酸检测开始,牛耀东就积极报名,全身心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穿着隔离服的他,还有一个新的身份——一名二孩准爸爸。执行采样任务期间,他很难有时间和妻子保持联系。

    要不要报名?牛耀东曾经也犹豫过,他想着妻子生孩子是大事,作为丈夫应该全程陪伴,但同为医护的妻子却劝他说:“总要有人去的,你不去就要有别人顶上,不用担心我了。”一番贴心话,这才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

    8月5日,院领导看望核酸采样队员时,得知了牛耀东妻子预产期临近的情况,当即要求医务部让他完成本次高新区采样任务后,就离开采样队,解除隔离后陪伴妻子待产。

    妻子的预产期原本是8月中旬,没想到,孩子居然迫不及待地提前“报到”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孩子和妻子的一瞬间,还是没忍住。”牛耀东说,缺席了孩子的出生十分愧疚,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倍感欣慰。

    看到很多人给自己点赞,牛耀东不好意思地说:“真的没什么,我只是尽了做医生的本分,我们医院核酸采样队员有个报名群,每次一有检测任务大家都在下面接龙,经常是接的慢了就报不上了。”

    家住中原区的程俊杰,曾两次支援中原区进行核酸采样,她多次路过家门,内心特别期待能和两个孩子有个偶遇,让他们看看妈妈“打怪兽”的样子,遗憾的是,她都没有分到自己小区,但是她说:“没关系,我的孩子看到其他医护人员‘打怪兽’,也会想到我的。”

    郑州市区人口众多,每个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十分惊人,平均下来,每个队员每天需要对一两千人完成采集,常常不分昼夜。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潜在危险,对他们更大的挑战,还有炎炎夏日里全副武装的防护服,防护服密不透风,就像一个个蒸笼,迅速消耗着医护人员的体力。

    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按时完成,确保封控区的防控,队员们经常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取消轮岗,只为尽早完成社区所有人的检测工作。

    6 抗疫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闪耀着党性光辉

    作为党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不惧危险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坚守守护生命的战场直至吹响胜利的号角。

    “谢谢你们!疫情期间,注意防护。”来自长江花园某单元9岁孩子的绘画,一下子击重了几天来一直坚持着的李琪,眼泪和着汗水,让她的护目镜一下子起了雾。

    李琪今年27岁,是产三科的一名党员医生,7月31日这天刚下班,突然接到了医院的通知,“让报名参加核酸检测医疗队,我没跟他商量就报了名。”为此,她和未婚夫果断推迟了婚期,她说:“特殊时期要以大局为重,婚礼什么时候都能办。”

    今年54岁的苏立,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一名技师,他在医疗队里年龄最大,也是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他说话做事沉稳而坚定,组员们都说他是大家的“主心骨”。报名时,科室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大了想要劝阻,他说:“疫情面前不分年龄,我是一名老党员必须要带头上。”

    陈冬笋是一名产科的党员护士,也是一名核酸检测队队员。有两个孩子的她在产科已工作了十几年。在核酸采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坐轮椅、痴呆的老人,有的还无法抬头的。陈冬笋总是很有耐心,采取不同的姿势给老人采样,甚至有时候她会单膝跪在地上,虽然汗水浸透了眼睛和衣服,但是她总会说:“我先上,我还行!”经常下来的时候全身衣服都湿透了,她从来都没有怨言。

    在疫情发生后,郑大三附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勇担医者使命 守护人民健康”抗击疫情倡议书,号召全院基层党总支、全体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在值守卡点、组建核酸检测医疗队等重点工作中勇于担当,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书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张张“逆风而行”的请战书,一枚枚“仁心赤诚”的红手印,是心底的暖流,是勇者的担当,更是初心的彰显。

    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常说:“我是党员我先行!”这句真挚朴素的话语,闪耀着党性的光辉,展现了赤子的情怀。

    吴超说,在疫情防控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也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初心使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体现在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线中,彰显在防疫取得的成效上。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郑大三附院的党员医务工作者,用责任与担当真正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和使命,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哪个岗位,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