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濮阳:点滴之处映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9月27日,阴雨天气仍在持续,70岁的濮阳市民冯建军却没因此坏了心情。“以前我们小区下水不好,路又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总是摔着人。”冯建军住在该市黄河路与昆吾路交叉口处一个房龄20多年的老旧家属院里,“小区今年7月底开始改造,现在越来越像样了!”

    点滴之处,映照为民初心。今年以来,濮阳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从“小切口”入手订制“实事清单”,濮阳在惠民政策制定、利民项目实施、办事流程简化、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下实功。4000余项实事项目守护群众的“菜篮子”“药箱子”等方方面面,30余项重点民生项目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问题。全市5600多名党员干部对接约7500个基层联系点,开展调研2.5万余次,把群众关心关切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濮阳开发区规划建设局的工作人员陈聚景,因为老旧小区改造,被冯建军视作“老朋友”。“他盯得可紧,监工也仔细。”冯建军不吝啬的夸奖,源自他的亲眼所见。从改造前的收集意见,到改造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陈聚景没有缺席任何一个环节。

    “不能因为施工时间拖延,或是施工中哪个细节没做到位,让老百姓失望。”陈聚景说,群众的期盼是压力,更是动力。除了弱电入地、智慧安防、雨污分流等濮阳开发区根据实际提出的“规定动作”,无障碍设施、楼道文化墙也将扮靓冯建军所住的小区。“没想到住了20多年,越住越舒心。”冯建军说。

    同样舒心的,还有入住濮阳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85岁老人申慧宇。“碰见谁把这里叫成养老院,我都要纠正,这里是医养中心。”申慧宇说,虽然她仅入住40多天,却越来越有安享晚年的感觉,“前一段,我们几个‘邻居’正聊天,有个老姐妹突然脑梗说不出话,幸好当时就有护士、医生冲进来抢救。”

    今年6月30日投入运行的濮阳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该市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例子。中心采用政府监管,以公立医疗机构托管运营公办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走在全省前列;濮阳市民政局发挥行业监管作用,濮阳市中医院发挥专业优势,为全市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康养、诊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中心又称濮阳市中医院北院区,有四层养老区,还有四层医疗区。”该中心养老服务区护士长郑欢欢一边教申慧宇做保健操,一边补充说,中心医疗组处理及时,又通过绿色转诊通道,将发病老人送到濮阳市中医院进一步治疗,避免了悲剧发生,“比养老院的医疗更有保障,比医院又多了养老服务,希望我们能让老年人生活更幸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