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服务助企 “一条心”谋划
本报讯(记者 赵振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通讯员 杨国栋)“感谢濮阳县帮助企业轻资产上阵。”9月14日,中稹绿探(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管永伟放下心头“重负”。采用“购、租、贷”模式,该公司的土地和厂房评估金额高达1.53亿元,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签约,公司可得到资金“输血”。
中稹绿探位于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是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之初,面对濮阳县走访了解企业发展难题的调研组、助企干部,管永伟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吐露“心声”。
“公司迫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研发,升级改造智能设备。”管永伟说,一是流动资金短缺,融资比较困难;二是该公司计划在濮阳县各乡镇投资建设19个“生物质颗粒加工站”,但站点的选址一直是个问题。
管永伟没想到的是,一周后,濮阳县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放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即经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后,中稹绿探将园区土地和厂房卖给濮阳开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开州集团向银行贷款;同时,中稹绿探和开州集团签订10年回购协议。此外,在濮阳县工信部门的帮助下,短短20天内,中稹绿探规划的“加工站”已有5个建成投产。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工作大局。濮阳县出台了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分包联系机制,44名县级领导、144名科级干部,分包联系144家重点企业,啃硬骨、破难题;编制印发《濮阳县“惠企政策进企业”系列服务活动政策汇编》,并在全县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真正将“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到实处。
濮阳德力西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怀杰,近日向濮阳县助企干部反映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原有的供电设施负荷增大,导致公司在生产时频繁出现电路‘闪停’。”
得知情况后,濮阳县邀请省电力科学院专家到企业研判,努力在短期有效降低“闪停”频率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新的电力设施。
“2017年8月,我们与濮阳县签订协议,同年12月便建成投产。”刘怀杰说,濮阳县办事的“速度”一直支持着企业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
“让企业‘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濮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县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