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有声有色
□刘海民 于梅勇 李大伟
2020年以来,濮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按照中央依法治国办和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促发展,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依法行政年度考核位居全省第三位。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1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增长12.8%;新增贷款115亿元,增长16.2%,居全省第一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42.1亿元,同比增长13.2%,居全省第一位,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有力推动了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抓关键、建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实施高位推动。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统一领导,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由原来市政府牵头主抓,上升为市委统一领导、市委市政府齐抓共管,成为全省第一个提升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规格的地市。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听取示范创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助力示范创建工作,分别将其纳入重点督查和调研内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均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同、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市、县、乡三级创建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导检查、后勤保障四个工作组,对标对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56项创建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每周集中调度一次,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将示范创建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台账、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将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指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清单、督查约谈制度,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建立示范创建“双月检查,季度点评”机制,每两个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四是领导带头学法。建立完善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制作了《濮阳市市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测试题》,书记、市长及其他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带头参加法律知识测试。定期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全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市委书记杨青玖亲自监考并阅批试卷。各级各部门认真制定实施年度学法计划,严格落实学法用法培训考试等制度,有针对性地举办“法治大讲堂”,各级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自觉性明显提高。今年5月,全市8090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省行政处罚法知识竞赛,参赛率居全省第一位,受到省司法厅表扬。
二、抓载体、建平台,创新工作举措。一是开展“三促一评”活动。为深化示范创建工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市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具有行政执法、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国家、省驻濮单位开展了促执法形象提升、促执法质量提升、促执法服务提升和组织执法评议“三促一评”活动,将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服务型行政执法等要求贯穿其中,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通了“三促一评”活动社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市民咨询、投诉、举报等诉求,各级各部门行政执法单位执法形象、执法质量、执法服务明显提升。不动产登记在全省率先实现掌上办理。新开办企业实现“一窗办、一日结、零成本”。在全省率先实现线上模拟审批,“不见面审批”、行政许可类“即办件”事项占比均居全省第一位。行政许可类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95.1%,位居全省第一位。制定出台《濮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若干措施(2021年)》等政策文件,聚焦简政放权、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市场主体、政务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了56项具体措施,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名位居全省第4位。二是统筹推进“三级同创”。按照示范创建指标体系,对市、县(区)、乡(镇)三级示范创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结合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着力抓好乡(镇)示范创建,加强基层行政执法力量,推进执法下沉,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三是开设网站创建专栏。为方便网络检索指标查找和工作动态交流,全国首创在市、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官网设置统一的示范创建专栏,市政府门户网站专栏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37个单位建立了专栏链接,不仅方便检索创建指标,更便于通过网络平台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四是增设创建特色指标。根据创建方案指标体系设定的100项国家指标,25项省级指标,结合濮阳实际,主动增设政府法律顾问团制度、“三远一网”(远程提审、远程庭审、远程送达和政法工作网)平台建设、人民调解“三三三”(县、乡、村三级联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三项联手)工作机制、濮阳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等5项特色指标,拉高创建标杆。濮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府院联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1年上半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位居全省第二位。2020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1%。央视、法制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对濮阳做法进行了报道。
三、抓宣传、建阵地,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制定宣传方案。印发《濮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宣传活动方案》,各级各部门围绕抓好阵地建设、用好行业平台、开展“六进活动”、发挥媒体作用、组织文艺创作等五个方面,认真制定宣传计划,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宣传示范创建工作。二是开办创建栏目。在濮阳广播电视台、濮阳日报开设示范创建专栏,刊播创建信息170余期,在联通、移动客户端发送手机短信390余万人次,创办示范创建工作简报,已编发简报信息33期。三是建设宣传阵地。利用广场、公园、长廊、橱窗、电子屏等场所和设施,建设规范的示范创建宣传阵地。市直部门有独门独院单位全力打造法治建设文化墙,沿黄各县(乡、镇)结合示范创建打造了濮阳黄河法治文化带。四是开展“六进”活动。将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纳入“法律六进”活动内容,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和法律法规知识,全民法治意识和参与支持示范创建的自觉性、积极性明显增强。五是举办文艺演播。围绕示范创建宣传主题,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利用村(社区)文化广场、网络等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巡演、展播活动。濮阳市司法局“龙之声”普法艺术团编排法治戏曲节目,在广场、公园、车站、乡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戏曲巡演”,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