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初心如磐担使命 开窗放入大江来

    中科芯封装测试车间工作场景

    □本报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本报通讯员 张鹏博 季武昌 张玲花

    近年来,三门峡市围绕“打造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持续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抢抓机遇谋项目,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破解发展资金瓶颈,2017年,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近10家国资企业,组建了资产规模为270亿元的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门峡投资集团”)。

    作为市属国有企业,三门峡投资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扛牢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担当引导产业发展助推器,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设立12支规模近560亿元的产业基金和供应链基金,结合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直接投资等多种模式,共实现带动投资450亿元。截至2021年6月,三门峡投资集团资产总规模超820亿元,融资能力达300亿元,成为三门峡市规模最大的国有龙头企业,为三门峡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及重点项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打造“五彩三门峡”“三地五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为项目投资“保驾” 助力产业快转型

    三门峡投资集团积极落实产业强市战略,坚持把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三年累计向43个产业类项目投资50亿元,带动投资163.4亿元。通过设立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及债权投资等多种组合形式,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方面支持了中金黄金、宝武铝业等企业;在新能源和汽车产业方面支持了国电风电、骏通车辆、速达电动汽车等企业;在新材料和高新技术方面,通过资金招商引进了中科芯时代、中科锐光、猛狮科技、星能工业等企业,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牵手央企,推进传统产业做强。三门峡投资集团入股宝武铝业,促成总投资128亿元的宝武铝业项目落地,这是国内骨干央企首次落户三门峡,使宝武铝业项目成为豫沪合作的典范。在三门峡投资集团大力支持下,2020年12月宝武铝业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创造了三门峡宝武铝业速度。

    ——合作中科院,打造高新产业增长点。三门峡投资集团入股中科芯时代,促使其总部迁至三门峡。中科芯时代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强大的科研力量,聚焦汽车电子、超低功耗物联网、高可靠性芯片等三大领域,以高端芯片设计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国际半导体一流企业。目前,晶圆项目已建成投产,封测项目即将建成试生产。

    为城市建设“添力” 助天鹅之城高飞

    2020年10月13日,位于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内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喜迎师生开学,这也是新校区投入使用迎来的首批入驻学生。开学现场人头攒动,洋溢着青春活力;教室宽敞明亮,宿舍温馨舒适。很难想象在仅仅一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三门峡投资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通过PPP模式,用一年时间建成占地1100余亩、总投资21.7亿元的巍巍学府。他们用360多天的艰苦奋战,向我们展示了三门峡速度、三门峡质量、三门峡形象。

    为保障师生教学生活,三门峡投资集团累计投入4亿元完善职教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已建成总长度约10公里的市政道路9条、配套服务用房5万余平方米,满足了园区入驻师生日常生活及消费需求。

    除了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外,三门峡投资集团还主动承担了一系列城市建设项目,涉及市政、民生的方方面面。

    ——发力城市建设,打造休闲宜居三门峡

    为打造“魅力、宜居、休闲、活力”的三门峡城区,三门峡投资集团作为城市运营商,参与实施旧城改造项目,通过对老旧小区和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和城市活力。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先后启动刚玉砂厂、十一局大修厂等五个安置社区及19条城市道路等项目建设。

    投资市区青龙涧河清水工程项目,新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涧南公园,植入休闲、文化娱乐、运动、健康等多元功能,并对涧河两岸绿化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为建设生态宜居三门峡作出积极贡献。

    投资建设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的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病房,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提供了保障;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的康养中心,是豫晋陕金三角区域功能最全的公立康养服务中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发力生态建设,打造百里黄河生态廊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三门峡投资集团积极参与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4亿元,自三门峡大坝至灵宝函谷关108公里,已经全面连通,三门峡市主城区沿黄景观群的王官黄河湿地、黄河公园、陕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已经实现了串联,沿黄公路已成为三门峡又一个休闲胜地。

    ——发力棚户区改造,助推县区基础设施建设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项目,三门峡投资集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了三门峡6个县(市、区)共计2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129.21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01.4亿元,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各地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的稳定推进。累计建成回迁房212万平方米,县(市、区)5.7万名群众的住房条件得以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投资集团还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向县(市、区)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10亿元,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天鹅碧空舞,佳气满崤函,今日三门峡市,天蓝水碧,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新城正拔地而起。三门峡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三门峡投资集团一班人的默默付出。据统计,三门峡投资集团近三年累计向3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投入120亿元,带动投资282.5亿元,坚定履行着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为项目融资“加薪” 助力小微企业渡难关

    三门峡投资集团重组整合以来,坚持市场化方向,按照资本市场融资监管要求,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在各家金融机构、各个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创新突破,融资工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

    ——三年里与30家银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授信总额合计275.62亿元。

    ——先后同券商、融资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非银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对接,畅通了联络渠道。截至目前,三门峡投资集团共发行15支金融产品,共计92亿元,储备了丰富的合作资源。

    ——获得市场评级,进军资本市场。2018年3月,三门峡投资集团获得主体信用评级AA+,三门峡成为继郑州和洛阳之后,河南省第三个拥有AA+主体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的省辖市,从此拥有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抢抓机遇,发行了全国首单疫情防控债。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三门峡投资集团抢抓机遇,迅速行动,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疫情防控债3.4亿元,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和快速复工复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为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作出了贡献,树立了典范。

    ——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2021年三门峡投资集团为子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新增资本金3亿元,将其业务范围扩大至全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为中小微企业办理担保业务252笔,担保金额8.36亿元。

    为党建管理“提质” 助力集团行稳致远

    三门峡投资集团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集团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三会一层”的决策与权责边界,自2017年重组整合以来,明确各层级的决策流程,真正使党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集团内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治理机制,确保集团公司市场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完善了一整套项目决策、运营管理、风险防控、内部监督等制度体系,实现决策程序科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制度执行制约化、监督体系有效化。先后制定各项规章制度47个,规范“融、投、管、退”各项流程,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三道防线,发挥内部管控与相互协同的治本效用,迅速有力地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创建“智慧党建APP”平台,实现党建管理、业务交流、特色文体活动线上线下相融合,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凝聚基础发展力量。创设“e中心”“两平台”“三苑地”,形成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契点,实现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凝核心。

    三门峡投资集团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展现出朝气蓬勃、团结拼搏、奋勇进取的精神风貌,先后荣获2018年度国道310南移工程先进单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度稳企业保就业先进单位。

    真力弥漫不忘初心扛使命,万象在旁一心谋事助峡城。三门峡投资集团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将在漫长之路上奋力奔跑,创造不尽奇迹,为崤函发展加油,为峡城繁荣出力,前招三辰,后引凤凰,为推动三门峡市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张明云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