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 交出亮眼提气“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仲夏时节,行走在怀川大地,让外地人羡慕、本地人自豪的“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正阔步走来——
从天河公园到大沙河公园散步群众的笑脸,到苏蔺体育公园、沁泉湖公园健身市民的身影;从中原路、焦郑黄河大桥过往司机的有口皆碑,到乘坐太焦高铁来往山西河南客商及游客的纷纷点赞,再到“四好农村路”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城市“颜值”更高了,“气质”更佳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国字号荣誉花落焦作。
近年来,焦作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中原更加出彩的焦作篇章。
焦作全市上下携手同心,一起历风雨、闯险滩,经受住了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考验。
抢机遇、谋项目。焦作把疫情风险期当作发展“窗口期”,危中寻机求突破,壮大“块头”、厚实“家底”,省重点项目数量首次跻身全省前五,实现了上扬;积极争取、多方协调,获得上级政策性资金大幅提升,中央预算内资金、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均居全省前列,在危机中占了先机,在变局中开创了新局。
立足“稳”、突出“保”。落实落地落细惠企政策,努力提振市场预期,重大任务扎实推进,“六稳”“六保”成效明显。“双50”重点工业企业中,51家实现利润正增长、41家增速两位数以上、21家增速超过30%,体现了焦作速度、焦作效益和良好态势。
抓开放、促创新。焦作高标准举办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1500余项科技成果和85个科技项目,为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14家科技综合体拔地而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是2015年的4.3倍;新引进省外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均居全省第三,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转型动力更加澎湃、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抓保障、惠民生。焦作全力以赴、奋力攻坚,啃下了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持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全年民生支出较2015年增长6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9年稳居全省前三,群众更加幸福、日子更有奔头,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日益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更是期待满满的一年。
焦作市以牛年牛劲牛精神,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铆足劲头,奋力谱写新时代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