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的成立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报理论版今推出“河南党史大事件·人物”专栏,追寻中原大地上的红色记忆,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

    □省委党史研究室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不久,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于1921年12月成立。它的成立,使河南工人阶级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为灾难深重的河南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河南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据统计,五四运动前后河南大约有4万名产业工人,多集中在京汉、陇海铁路附属工厂和焦作煤矿中。京汉铁路河南境内设立的工厂有职工500多人,陇海铁路设立的洛阳机务厂和开封汴洛机器厂有职工2000多人。这些工人时常受资本家和行业把头的训斥、毒打,生活悲惨,有着强烈的斗争意识。特别是铁路工人流动性强,眼界开阔,受现代工业文明理念的影响最深、最早也最容易接受新思想。他们勇于反抗,敢于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立组织的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意教育、组织和发动工人,尤其是在产业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工人集中的京汉、陇海铁路成为党发展组织工人的重点地区。1921年3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赵子健受李大钊派遣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任教,向工人讲授文化知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向工人介绍俄国工人解放的情况,鼓励工人学革命道理,号召工人组织团结起来,争当社会主人。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很快成为联络团结工人的阵地。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的《劳动周刊》及北方分部的《工人周刊》在郑州、洛阳等地设立发行站,很快在河南铁路工人中得到传播,拥有了一大批积极读者。1921年秋,在陇海铁路洛阳车站工作的进步青年游天洋任中共北京地委洛阳《工人周刊》发行站发行员和特约通讯员。从此,游天洋开始向工人传阅进步书籍,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河南工人阶级中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建立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8月11日,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组织。9月,又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致力于领导北方地区工人运动。在党的影响下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指导下,9月至11月,河南境内先后成立郑州、开封、洛阳、彰德4个铁路工人俱乐部或工会,它们是继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之后,在河南乃至北方地区成立的党领导的最早的工人组织。11月20日,陇海铁路工人举行全线罢工,11月26日,罢工取得胜利,工人阶级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气势登上政治舞台。陇海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参与领导的大规模罢工,成立不足4个月、没有实践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罢工中“初显身手”,从思想上、组织上、舆论上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领导。党和工人阶级在这次罢工中都得到了锻炼。党在罢工中为工人指明斗争方向,培养锻炼了一批工人运动骨干,取得了领导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工人阶级在罢工中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他们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到团结的必要,阶级觉悟显著提高。

    河南的第一个党组织就是在党领导陇海铁路工人罢工后成立的。1921年11月27日,陇海铁路工人罢工胜利后,游天洋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发展白眉珊、王福顺入党。12月,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成立,游天洋任组长。以中共洛阳组成立为开端,党在京汉、陇海铁路河南沿线的主要城镇迅速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派党员开展活动,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组织、开展活动较早的重点地区之一。

    (执笔:牛珂珂)

    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县人。1927年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春,杨靖宇奉命前往东北。1932年11月,杨靖宇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1936年7月,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为一股强劲的抗日铁流。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靖宇率部转战长白山区,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1939年冬,日伪军对第一路军进行全面包围和封锁,杨靖宇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直属部队转战于濛江县一带。他以坚强的毅力,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于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三道崴子壮烈殉国,时年35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