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的桐花儿开了吗?”
□本报记者刘一宁
“焦桐一棵棵,是你亲手栽,昨日青青苗儿幼,今朝栋梁材。痴心恋故土,落叶根下埋,山重水复君何在,万里盼归来……”焦裕禄的外孙余音演唱的这首《焦桐花儿开》,触动了不少人的心灵。
4月1日,当记者联系到在中国歌剧院工作的余音,他问:“清明节快到了,兰考的桐花儿开了吗?”
那一簇簇、一团团粉紫色的桐花儿就如同一个个小喇叭,讲述着春天的故事、吹奏着春天的赞歌。“外公魂牵梦萦的兰考,早在两年前就率先脱贫。很多盐碱地变成泡桐林,不少人靠着泡桐产业过上了好日子。”余音说,在外地工作的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还自然而然地当起焦裕禄精神的宣传员、新兰考的宣传员。
前不久,余音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带去焦裕禄用过的那把只剩一根弦的二胡。“我的外公不是只会拼命硬干工作的人,他会拉二胡、会唱歌,还会跳交谊舞、写诗,很有文艺范儿。”余音说。
这些年,余音努力在舞台上还原一个真实的焦裕禄。他曾带着原创音乐剧《焦裕禄》回开封演出,感人的故事情节、悠扬的舞台音乐与演员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赢得观众无数掌声。“我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外公的故事,就是希望能引起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共鸣。”余音说,他的外公不是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为了把音乐剧中焦裕禄的形象演真演活,身为焦家人的余音还专程拜访与焦裕禄有交集的同志,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深入探索焦裕禄的精神世界,“希望更多人能读懂焦裕禄,感受信仰的力量和温度。”
在原创民族歌剧《盼你归来》中,焦裕禄的形象首次以歌剧形式现身舞台。“我扮演焦裕禄,最大的感触就是离外公越来越近了。”余音说,让兰考人民吃饱饭过上好日子,是外公毕生追寻的梦想。他想告诉外公,如今兰考不仅脱贫了,还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快步前行。
去年4月,桐花盛开时,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剧组奔赴兰考拍摄外景,余音忙里忙外连轴转。“这次我没有扮演焦裕禄,而是成为一名主创人员,协助剧组工作人员记录花开的美丽瞬间、重现兰考人民战天斗地除三害的故事。”余音说,这部根据口述回忆录改编创作的影片已经杀青,很快就会跟全国观众见面,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焦桐花儿开,追思泪成海。“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我都会一如既往地传承好焦裕禄精神,把外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余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