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共产党员的精神圣地

    主持人:河南日报记者李英华本期嘉宾:新华社记者杰文津

    英华: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有个问题我想问文津。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不光有《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还上映了一部关于兰考的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电影的名字取自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一首词,也就是《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你知道这首词吗?

    文津:那是当然。这首词写于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同志当时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等句子,我印象最深。

    文传千古在情真。在这首词的小序中,就留下一笔深情的细节,作者说,学习焦裕禄时他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老师就哽咽了,听着听着他和同学们也都泪流满面。作者因此慨叹,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英华:众所周知,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每一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来到兰考,拜谒焦陵,看看那棵高大挺拔的焦桐。你认为,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来到这里,感悟焦裕禄精神,接受党史教育呢?

    文津:我认为,如今焦桐已经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种精神圣地。拜谒焦陵,眼里看的是苍翠挺拔的焦桐,心里装的是赤诚滚烫的信仰。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多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

    在刚刚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立足时代高度,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就是要我们牢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个道理,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从重要历史资源中汲取开拓向上的巨大能量。焦裕禄精神,就是这个宝贵资源。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新华社的三位老前辈穆青、冯健、周原,后来重访兰考之后发表了一篇《人民呼唤焦裕禄》。

    文章中说:“曲曲折折的历史没有磨灭刻在人们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呼唤焦裕禄的激越之情,像江河大海的波涛,在共产党员心中,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激荡不已。”我觉得,群众呼唤焦裕禄,也是在呼唤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呼唤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恰恰说透了焦裕禄精神的底色: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相信,未来,焦桐一定会有更多粉丝,焦裕禄精神一定会更加大放光彩。

    英华: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历来十分重视对兰考的报道,从上世纪60年代穆青等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人民呼唤焦裕禄》后,相继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对兰考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2017年3月,兰考在河南乃至全国率先实现脱贫摘帽。你知道吗?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脱贫摘帽之后,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津:虽然我不能经常到兰考采访,但是从新华社连续不断的报道中,我也感受到了兰考日新月异的蓬勃朝气。

    我注意到,今年央视春晚小品《开往春天的幸福》中,三次提到“郑州东站”。很快,郑州东站火遍全国、登上热搜。其实,河南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火车站——兰考站。

    50多年的时光里,兰考火车站默默见证了兰考的发展史:1962年,焦裕禄刚到兰考上任时,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他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投身劳务输出的洪流;当下,兰考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富裕了,百姓又坐着火车回来安居乐业。

    我也在思考,什么力量改变了兰考?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我想,正是在总书记这一提问的激励下,兰考人决心在新时代将焦裕禄精神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用脱贫攻坚的实绩、科学发展的成就来回答总书记的提问,来展现新兰考的魅力。我相信,兰考的明天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巨变的兰考,是河南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国两会,我是新华社驻河南团记者。我认真梳理了近年来河南这个中部大省的发展成绩,很受触动:近几年,河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续跨过4万亿元、5万亿元台阶;米字形高铁网四通八达;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0年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

    英华: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文津,也向全国的党员干部发出邀请,再来兰考看看,亲眼见证一下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的崭新面貌,亲身感受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字整理李英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