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探寻亚长牛尊 “走红”的“安阳自信”

    亚长牛尊在殷墟博物馆陈列展出。杨振方摄

    □本报记者 任国战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

    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安阳着实火了一把。

    先是亮相于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的“亚长牛尊”,一头来自3000多年前的青铜铸造水牛,凭借其憨态可掬的面相、栩栩如生的造型和华美的纹饰,迅速成为全国观众和网友热议的“新宠”,成为辛丑牛年的最萌代言人;再是网红“仓巷街”连续两次被央视新闻报道,又“吸粉”无数;2月9日,县前街“开街”,日均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成为当仁不让的新晋“网红”……

    牛年开年之际,安阳走红文博圈,背后原因是什么?哪些要素提供了主要支撑?

    2月19日,记者来到殷墟博物馆,透过玻璃展柜,见到了亚长牛尊“本尊”,柔和的灯光下,只见这头水牛体态健壮肥硕,牛角弯曲,四足壮实,似正咧嘴微笑。

    “其实,我们对它‘获宠’还是充满自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介绍,去年下半年,《国家宝藏》栏目组主动与安阳方面取得联系,想在殷墟博物馆挑选合适的文物,拍摄成节目播出。

    当时,何毓灵和安阳市文物局、殷墟博物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能把殷墟出土的文物“搬”到《国家宝藏》栏目,这将对殷墟保护、发展以及提升安阳知名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他们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并邀请节目组20多人到殷墟实地考察。

    “首先,亚长牛尊本身‘牛’。它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礼器,在国内也不多见,而且它形象好,寓意好,雅俗共赏,代表我们中国人勤劳吃苦的品质。”谈到亚长牛尊“走红”的原因,何毓灵说。

    牛尊的墓主人“牛”。它是亚长墓的随葬品,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地位仅次于武丁王王后妇好。

    推广牛尊的平台“牛”。《国家宝藏》是央视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它聚焦国内顶级博物馆和镇馆之宝进行艺术创作,可谓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受到国内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节目在牛年伊始播出后,“亚长牛尊”火了,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再次走进殷墟赏“牛”。仅今年春节七天长假里,殷墟接待游客人数10364人次。

    “亚长牛尊之所以走红,这背后其实是文化自信在古都安阳厚重的历史人文土壤中,持续生长而盛开的灿烂花朵。”安阳市市长袁家健说。

    近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持续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在守护好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创新,不断挖掘安阳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让千年古都“金质名片”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开展文旅活动不断。实施“迎客入安”行动;推出“入住古都安阳·免费游览景区”系列活动;开展“安阳礼物”评选;举办“遇见最美安阳”网红直播大赛;探索公众考古新模式,面向全国招募考古志愿者。

    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不停。殷墟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文体中心体育场馆主体结构完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进展顺利。

    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不遗余力。坚持“规划、建设、业态、运营”四统一原则,立足改善老城群众居住环境,传承古城文化根脉,全面启动安阳古城保护整治复兴工作。以仓巷街、县前街为代表的安阳古城旅游环线正在形成。

    “安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将文化遗产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是安阳的职责和使命。”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表示,安阳将坚决扛牢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创新形式,传承好、弘扬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资源成为安阳发展的动力源和竞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