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向“实”出“新”

    本报讯(记者 王映)2月26日,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车间里,又出现王同省走访、交流的身影。王同省是濮阳市工信局派驻天能集团的“首席服务员”,新年开工后,他已经往园区跑了好几趟。

    “首席服务员”制度,诞生于企业复工复产的“冲刺”阶段。去年2月,濮阳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制度,选派747名优秀干部深入758家重点企业(项目)开展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截至去年年底,濮阳“首席服务员”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950个,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工作落地落实。

    在濮阳市民宋振峰看来,如今新开办企业比想象中更简单:首套4枚印章免费刻制,“零成本”“一日办”成为现实;在手机上打开“i濮阳”客户端,动动手指,抗疫惠企政策精准办、复工备案等事项即刻办理。“省事了,负担也轻了,创业者更有信心了。”宋振峰说。

    努力打造办事环节最简、审批流程最优、办结时间最短、服务效率最高、跑动次数最少的政务服务环境,是濮阳优化营商环境的另一块“金字招牌”。该市在全省率先建成“豫事办”分厅,围绕企业和群众“心上事”,打通系统、共享数据,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政府;以南乐县为试点,创新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濮阳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零跑动”事项占比42.38%,均居全省首位。

    常抓不懈、动真碰硬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不仅为濮阳擦亮新标识,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