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城市添秀色 逐梦谱新篇

    改造提升后的容湖新貌

    □本报记者 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梦珂 本报通讯员 刘关心

    这是一座融古通今的城市。从空中俯瞰,绿色正不断勾勒、刷新着这个县域城市的轮廓。而绿脉中,一条条河流泛着粼光,在城中蜿蜒、跳跃,为这座城增添无限灵气。

    “这几年柘城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市容市貌好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咱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容湖散步的柘城县居民张先生自豪地说。

    绿色是城市的眼睛,生态是发展的底线。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柘城县委书记梁辉告诉记者,近年来,柘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决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到位,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园林景观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柘城。

    精心实施

    描画园林胜景

    12月14日,走进柘城县,琴瑟广场、琵琶广场、南丁格尔公园……一座座公园绿地悄然而起,“出门见绿,300米见园”在柘城已基本实现。

    “早晨是被鸟儿叫醒的。出门见绿,树木越来越多,绿色愈来愈浓,心情越来越好。”市民吴美丽用朴实的语言描述着城市之变。

    城市绿地能吸尘降噪,已经成为各地解决PM2.5问题的共同选择,也是人们幸福指数的考评因素。

    为全力推动增绿提质,打造绿色生态美好家园,柘城县委、县政府围绕“水韵绿城”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绿满滨水、增绿添景、景观道路、见缝插绿”四大工程,擦亮城市底色。

    着力建设公园绿地。新建成柘园、如意广场(一期)、炎帝文化广场、西苑、法治文化广场等中大型游园、广场8座,总面积达到12.54公顷。结合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开工建设占地4800亩的郊野森林公园。“一湖映城、两环相拥、绿廊穿插、多点镶嵌”的城市绿化布局逐步形成,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突破80%。

    大力推进道路绿化。坚持绿化与道路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做到路通树绿,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在树种选择上以法桐、垂柳等冠大荫浓的本地树种为主,并随季节更替布置时令花卉,使县城主干道基本形成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五彩缤纷”的多彩绿色长廊。同时,建成了丹阳大道绿道;学苑路、学苑西路等主要道路成功创建省级绿化达标道路,全县省级绿化达标道路增至15条;投资360万元,建设占地100亩的北海路苗圃和占地160亩的大仵苗圃基地,增强了园林绿化工作的发展后劲。

    此外,该县还着力建设防护林地。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格局,大力实施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完成惠济河驳岸等城郊造林2.2万亩,丹阳大道西侧、北海路苗圃等森林抚育8000亩,植树168万株。新建高标准大北环防护林带10公里,建成区防护绿地实施率超过85.5%。同时,按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建设标准,加快单位、居住区绿化建设改造工作,以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修栽补种为主,实现有园就有花,有路就有树,打造绿化景观效果。对老城区22块街旁绿地进行了改造提升,规划实施微绿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5处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开展微绿地小游园建设,确保老城区居民有一个优美舒适的活动环境。

    如今,该县园林单位(小区)89家,其中省级26家。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95.06%。

    城市双修

    提升城区容颜

    坑洼不平路面全部换了“新装”,杂乱的空中线路不见了,脏旧矮墙变身趣味横生的文化墙……穿梭在城市的背街小巷,记者发现曾经的脏乱差现在变得美不胜收。

    “以前这条路面一到下雨天就有很多积水,车辆一过,溅得人满身都是,而且到处张贴的都是小广告,感觉非常压抑。经过改造后,小巷环境好了,让人感觉心情非常舒畅,每天我都要在这里进行晨练。”家住白庄东街三巷的李女士看着改造后的街道说。

    近年来,柘城县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老城与新城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宜居与宜业相结合,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路路皆畅通。注重新老统筹,坚持“窄马路、密路网”的原则,按照“延伸主干道、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的要求,实施了12条城区道路通达工程;对老城区内上海路、谷水路、春水路、中原大街等主要道路和人行道进行重新铺设或修补。扩建全面完成后的第一污水处理厂,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泥得到了有效处理利用,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1.58%,污泥达标处置率达60%以上。

    改出新生活。该县在新区建设上重点抓好“五馆两中心”建设和金沙国安府、容湖壹号3期等8个高品质住宅项目建设;旧城改造上在实施好周园片区等5大片区改造的同时,按照“提升老街区、建设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一街一特色、一巷一风景”,高标准打造美丽特色街巷。将传统文化、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入背街小巷之中,打造既有充满传统文化特色、历史古韵的“文化墙”,又有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的“公益墙”等。这些精细化处理,使得背街小巷完善功能的同时更具内涵和艺术感,实现了背街小巷向城市新风景的华丽转身,打通了城市治理的“微循环”。截至目前,柘城县共实施了800余条背街小巷的改造,让城市“颜值”实现大提升。

    多措并举

    守护碧水蓝天

    一汪湖水碧波荡漾,弯弯曲曲的“滨水栈道”,仿古别致的“风雨廊亭”,垂柳依依的“容堤烟柳”……升级改造后的容湖以更加靓丽的姿态亮相,成为市民游玩、散步、旅游的好去处。

    “原来的容湖积淤严重,水质较差,改造后水质碧澄、树林茂密,吸引了很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今年白鹭又来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照。你看那边的湖心岛,与岸边距离较远,自成一番世外桃源,是白鹭等野生动物绝佳的安家之处。”容湖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

    容湖生态旅游区升级改造项目,是柘城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是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有力举措之一。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近年来,该县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的系列举措,传递出定力、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持续吹响。自2018年起,该县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三散”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应急管控、环境执法、监管督导等方面强化措施,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持续努力为生态焕发活力。

    ——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扎实开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推行台账管理,实行了重点工作日调度机制,多措并举确保地表水断面达标;对16个村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编制了《柘城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双源”调查,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强抓不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加强对产废企业的执法监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对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该县收集经营单位2家,全部分配了账号,并与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联网,每日实行网上申报、审核、转移。同时,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信息共享。

    “根据省委‘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13项整改任务,我县迅速制订了整改方案,并召开了动员会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整改,全面整改到位,对反馈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全面自查。”柘城县县长路标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逐步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征程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

    风景依旧在,山水载民心。今年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柘城县再次擂响生态文明前进的战鼓,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

    本版图片由柘城县委宣传部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