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洛阳在高铁轴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要往前冲”

    “洛阳作为河南的重工业基地,承担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责任和使命。洛轴等重量级企业要勇于向‘卡脖子’技术进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本报记者 刘晓波 尹江勇

    一身蓝色西服,边褶齐整;头发灰白,笑容亲切,谈吐温文尔雅……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会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0月14日,由省科协组织的“院士中原行”活动在河南科技大学举办“高速铁路轴承自主化途径研究”项目座谈咨询会。会议间隙,记者“见缝插针”获得了一次采访机会。

    高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新名片,但是高铁的核心零部件高铁轴承目前仍然依赖进口。“高铁轴承将来会不会像半导体芯片一样卡我们的脖子,值得警惕。”樊会涛说,“当前高速铁路轴承自主化难点在哪里?该从什么方面突破?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攻破的关卡。”

    作为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院士中原行”活动汇聚了我国高速铁路轴承研发、生产、应用等十几家相关行业单位的负责人,堪称国内制造业领域顶尖专家的一次集结。樊会涛说:“我们特意把高铁轴承的购买商中车公司、生产商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等召集在一起,调研高速铁路轴承材料、试验平台和生产线等方面情况,就是想让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解决实际问题。”

    洛阳是我国重要的轴承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有国内唯一设置轴承专业的高等学校——河南科技大学,国内三大轴承厂之一的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国内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技术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

    “洛阳在轴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方面优势明显,在突破高铁轴承关键核心技术上要往前冲。”樊会涛介绍,洛阳已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形成了集“基础研究、设计、制造、产品检测”高度密集、短流程、产学研协同、全产业链的轴承研发优势。

    “河南产业转移承接的都是高精尖项目,本土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也要加快步伐。”樊会涛对河南的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洛阳作为河南的重工业基地,承担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责任和使命。洛轴等重量级企业要勇于向‘卡脖子’技术进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