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体育发展探索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徐建勋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冯刘克)9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北代表团在郑州奥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吴红娅等对湖北代表团基本情况、代表团筹备情况、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吴红娅说:“湖北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脱贫攻坚、增强人民体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快速发展。2000年,湖北省广泛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7个,2018年年底已发展到15个,全省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教师、教练、运动员及参加少数民族健身运动的人员有50余万人。

    湖北省积极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2010年,省民宗委会同省体育局在全省遴选具备条件的学校,先后命名了13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确保项目训练有场地、有经费,近4年投入基地建设经费600余万元,保护和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湖北省还把具有民族特色、个性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编,推广到学校、社区,如土家摆手舞、巴山舞、板鞋、高脚等,扩大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基础,培养了青年人才,为民族体育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据介绍,此次湖北代表团组团规模达402人,为历届之最,参加了11个竞赛项目和8个表演项目的角逐。其中高脚竞速、蹴球、民族式摔跤等为优势项目,毽球、陀螺、押加等为潜力项目,射弩等为正在发展中的项目。8个表演项目分别为里补谷达、绳韵、竹马球、山鼓咚咚、闪溜嘎儿、土家撒叶儿嗬、土家巴地梭、土家吉么列。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