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河报 >> 内容

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步伐铿锵有力

    淮阳区各项宣传活动,助推精准扶贫。

    淮阳区各项宣传活动,助推精准扶贫。

    郑集乡产业扶贫车间一角

    淮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城关镇左庄新村新景

    周口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区委书记马明超产业集聚区调研。

    淮阳区长王毅调研河南联塑有限公司

    新建的村室、整齐的庭院、漂亮的广场、笔直的道路……深冬时节,记者在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采访时了解到,精准扶贫使该村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往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气象、新发展”的美丽画卷,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乡风更加淳朴文明,群众致富奔小康劲头十足。

    同大多数乡村一样,紫荆台行政村的变化只是淮阳区脱贫后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地处豫东南,是中华人祖圣地、羲皇文化源地,是中国长寿之乡、千年古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态秀美,地灵人杰,素有中华朝祖圣地、国学文化源地、中国休闲福地之美誉。

    淮阳区辖18个乡(镇)、两个场、1个产业集聚区、467个行政村,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40.9万亩,农村户籍人口135.56万人。淮阳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农业大县。2019年12月,淮阳顺利撤县设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收官之年。

    当全国全面脱贫的总号角吹响,淮阳区倾全区之力、尽锐出战,攻山头、拔穷根,向贫困发起攻坚战役,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8年底,1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3月,以错退率为0、漏评率为0、群众满意度99.03%、综合贫困发生率1.04%的成绩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评估。2019年5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淮阳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于扬通讯员阮淮凤任耀光文通讯员苏凯歌摄影

    智志双扶筑牢脱贫根基

    越是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就越缺少技能。近年来,淮阳区立足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不但对贫困户开办种植养殖等多项技能培训,还注重培育贫困户智志双扶脱贫信心。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增收新渠道,落实扶贫政策资金;推进乡村土地流转,帮助贫困户签订种植销售“一条龙”贴心服务,彻底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淮阳区委、区政府智志双扶筑牢脱贫根基,以“三不”,即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四突破”,即全区农民生活水平新突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突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新突破。

    周口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区委书记马明超说:“扶贫扶智,才能稳脱贫。帮助群众掌握更多致富技能,使他们勇于致富、敢于致富、勤于致富,筑牢脱贫根基。以脱贫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

    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年9月7日,淮阳区体育馆,4000名扶贫一线干部誓言铮铮,发起脱贫摘帽总攻。区委、区政府成立“一中心、十大工程指挥部”和“一办、六个专项工作组”指挥作战体系。每周一,区委常委(扩大)会固定研究脱贫攻坚,召开区委全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例会、区政府常务会、全区推进大会,乡镇党委脱贫攻坚工作述职会、作风纪律整顿大会等,强力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区四大班子领导主动担当,以上率下,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党委政府、村级脱贫责任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以“四大战区”为作战单位开展“百日会战”问题清零集中行动,对贫困人口信息、基础档卡、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扶贫信访逐项对标清零,坚决把问题查清、把短板补上、把基础夯实。严格“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确保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程序规范。2017年底,为推动脱贫攻坚村级信息化建设,每村一名专职信息员,扎实推进档案规范化。在履行主体责任上压紧压实。坚持党委统筹,党政同责,对脱贫攻坚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体干部强化责任担当,认真用心抓好整改,借助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识别退出的“精准”度,进而提升满意度。

    项目落实稳脱贫

    淮阳区认真落实河南省脱贫攻坚“五个办法”“五个方案”“五个专项方案”,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环境改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实施扶贫项目。

    教育扶贫全覆盖。落实省定资助政策,实施县级扩充政策,向建档立卡家庭寄宿生、非寄宿生发放县级资助。健康扶贫全兜底,实行“两免两减两补一兜底”政策,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贫困群众县域内看病基本不花钱。

    住房安全有保障。实施危房“清零”行动,实施“六改一增”,完成全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保障贫困群众有安全住房,实现安全饮水户户通。

    公路桥梁全畅通。18个乡(镇)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467个村全部通硬化路,145个贫困村全部通水泥路、村内大小胡同硬化路面,所有村全部通客车。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增强生产生活保障能力。

    意外风险全理赔。年均投入300多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值60多亿元。吸纳1988名贫困人口为农险宣传员和协保员,人均年工资1800元。

    金融扶贫全无忧。建立区、乡、村三级金融服务机构,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7亿元,5425户贫困户受益增收,户获贷率22.41%。全面推进独居老人合吃合住合户、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全区建成、改造农村敬老院、幸福院104所,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62.18%。这一做法,得到省民政厅、省扶贫办充分肯定。

    因地制宜谋产业促脱贫

    发挥优势,旅游扶贫。依托二月庙会、龙湖赏荷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平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每年游客超千万,旅游综合收入50多亿元,带动发展酒店、农家乐、农家宾馆等100多家,提供带贫岗位3000多个。

    “两园工程”,带动扶贫。打造以工业和农业扶贫园为核心的“两园工程”,带动贫困人口3.1万人就业增收。其中,刘振屯乡发展胶合板材成品厂17家、杨木旋切加工厂153家,年利税2000万元,带动4000多人就业增收,包括贫困人员380多人。

    加强培训,就业扶贫。实施农村实用技术、短期技能、职业教育等“雨露计划”培训。开展“春风行动”,推动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和在本地企业就近务工,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

    凝聚合力,社会扶贫。组织动员社会企业、淮阳在外商会及成功人士、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扶贫,94家企业与贫困村结为帮扶对子,开展捐赠活动11场次,捐赠2000多万元。

    干群勠力同心齐奋战

    全区467个村全部派驻工作队。为激发干部活力,确保驻村工作队员在岗在位,扎实有效开展工作,淮阳出台了《关于关怀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若干意见》,关心爱护、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四个示范村”创建,激发基层活力。新建、改扩建、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33个,完善各项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党建保障。

    开展“昼访夜谈”。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倾心为民服务。区四大班子领导和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带头开展“昼访夜谈”,宣传政策,察访民情,为致富找项目,为脱贫找出路,为群众解忧愁。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四通镇时庄村产业兴旺、文明和谐,老有所依、人心向上,人人有获得感、幸福感。村工商业产值500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昔日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2015年,时庄村率先建起第一所村级党校,开展“人人都要有信仰,跟着中国共产党;家家幸福要感恩,言行一致正能量”宣传教育活动。时庄人以自身独有的村民信仰,培育了健康的“时庄文化”,铸造了坚强的“时庄精神”。

    扬正气新风建美丽乡村

    淮阳积极推进巡察村居暨综合治理,打通了基层监督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加强平安建设。投资1.2亿元实施“天网工程”,提升防范水平。区政府为所有农户购买“民生保险”,保障农民利益。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百日会战,乱村得到整治,违法犯罪得到惩处,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基层党建得到加强,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生活质量。以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文明村、平安村、美丽宜居村等建设为抓手,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采取集中治理与日常保洁相结合,发挥乡村专职保洁人员和农村多元化岗位力量,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日常保洁等问题,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洁,提高脱贫生活质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百日行动”,投入4200多万元,实现农村卫生保洁全覆盖、村容村貌“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农户家庭“五净一规范”。

    倡树文明新风,激发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和帮扶支持双轮驱动,办农民夜校,提供农村保洁员、治安员、护林员、护路员等多元性岗位,采取农村外出务工补贴等多策并举,把“帮我富、扶我富”变成“我要富、争着富”。

    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带动

    整合陈楼、庞庄、金庄等村泥泥狗、布老虎等文化旅游产业,整合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整合景区景点、生态旅游基地等产业资源,通过资产租赁、吸纳就业、个体经营、设置岗位等带动城区及周边群众端上旅游“铁饭碗”。2016年以来,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000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增加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岗位8000多个,每年直接和间接带动群众增收5000万元以上,帮扶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获益。

    带动整合电商产业资源

    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建成了功能完备的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8个乡镇乡级服务站和45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其中,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淮阳已经孵化800多家电商企业及团队、4家全国知名电商平台进驻淮阳,已培训各类电商人员334期29770多人次,其中贫困户专题培训139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4989人,带动6800多人网上创业就业。其中,贫困户193人通过电商实现了就业,每人每年可实现增收3000-10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受疫情的影响,经过电商培训成长起来的电商扶贫带头人,通过建立网店销售、直播带货和产销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模式,成功解决全区农产品的滞销,帮助全区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增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淮阳积极组织电商、商超开展采购合作社和农户滞销产品,网上下单、同城配送等活动。其间,销售农副产品2147吨,销售金额1730万元。2019年,淮阳获得“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荣誉称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