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农信社“金融活水”滋润地方发展

许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建安区椹涧乡黄庙村生猪养殖户走访调研,助力“六稳”“六保”工作落地实施。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杜文育通讯员岳永歌文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昌市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完善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的主力军作用,让“金融活水”滋润地方经济,助力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惠金融助力“六稳”“六保”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昌市农信社迅速落实省联社、许昌市委市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关于信贷投放的各项要求,尤其是针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坚决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并通过开辟绿色审议审批通道、简化办贷流程、降低贷款利率、放宽限制性条件等措施,采取无还本续贷、展期等方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银企合作抗战疫情。
其中,对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下调1%执行;对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运输等保障市场供应相关行业的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下调0.5%执行,以最快速度为疫情防控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农信力量。同时,为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经营难题,降低融资成本,许昌市农信社按照省联社要求,积极推行“纾困贷、承接贷、连续贷、帮扶贷”信贷产品,为企业复工复产消除“后顾之忧”。
“智慧金融”构建“便民服务圈”
许昌市农信社将“融网智联”作为转型发展工作突破口,积极探索“智慧金融”,切实为客户提供现代、便捷的金融服务。
12月15日,襄城县库庄一中一名同学站在智能终端机的摄像头前“刷”了一下脸,便出现“支付成功”的提示,完成了刷脸支付,快速取餐。刷脸支付业务,就是襄城农商银行依托“河南农信”手机银行,创新推出的“智慧食堂”产品。
客户绑定“金燕卡”后,录入人脸识别,在没有食堂的学校,学生用“河南农信”手机银行绑定“金燕卡”按月缴费后,由襄城县“大食堂”统一配餐,保障用餐便捷卫生。在有食堂的学校,学生可以刷脸点餐、支付。家长在家就能了解学生饮食、消费情况。不仅节省了学生就餐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带现金集中排队充值、挂失、补卡以及盗刷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许都农商银行依托河南农信金燕e付聚合支付系统,推出“智慧停车”产品,将传统停车场与互联网结合,对安装有ETC的车辆,在缴费时可以通过该行安装的道闸自动扣费抬杆离场;对未安装ETC车辆,在缴费时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扫描金燕e付收款码支付,支付完成后20分钟内自动识别车辆并抬杆离场,避免在缴费时出口拥堵,实现了“免停车、免现金、免刷卡、自动扣费,自助出行”。
该行还积极与许昌市一家医院合作推出“智慧医疗”产品,通过河南农信金燕e付聚合支付系统为该医院申请了金燕e付商户号,并成功接入该院的HIS系统和一卡通收银系统。患者可在医院门诊部实现挂号、缴费、办理入院手续等一系列流程,从而优化了该院的财务结算和业务流程。
优质服务打造“暖心银行”
12月13日,长葛市佛耳湖镇九牛站村薛先生给长葛农商银行佛耳湖支行打电话称:其父亲今年82岁高龄,突发疾病卧床不起,平日老人的各种补助都发到他自己的存折上,存折由薛先生代为保管,但今天着急取钱买药时,却发现存折找不到了。
佛耳湖支行工作人员立即向负责人上报有关情况,并安排提供上门服务。虽然寒风凛冽,薛先生家住的村子正在修路,但为了节约时间,两名员工选择骑着电动车一路颠簸前往薛先生家。在确认老人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后,工作人员迅速拍摄影像,办齐挂失手续,返回网点补出存折,得到薛先生一家人的交口称赞。
这是许昌市农信社暖心服务的一个镜头。近年来,许昌市农信社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内外兼修”,逐步实现了“环境建设现代化、人员形象标准化、服务流程一体化、现场管理人性化”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