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喜欢的事,永远都不晚

工人日报 01-21 14:46 我要分享

  近日,一段清华大学艺教中心保洁阿姨邢国芹在舞台弹奏《我的中国心》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不识乐谱,不懂乐理,更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只在业余时间用一架长期不用的“走音”钢琴自己摸索指法、和弦、重音……这位55岁的保洁阿姨在新年联欢会上的“神秘节目”赢得了台下师生的掌声,也惊艳了一众网友。

清华大学的保洁阿姨弹奏《我的中国心》

  “感动、泪目,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热爱吧”“艺术没有门槛,热爱不限年龄”……网友的感慨道出了心中敬佩,而邢阿姨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做喜欢的事,永远都不晚”。

  前不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保安才师傅时常在学院里一块电子屏上作精美图画、并配上贴心文字的消息,也火出了圈。和清华保洁阿姨类似,北大保安大叔画画也并未进行过专门学习,只是有随手绘画的习惯,一句“用心就能画好”便是朴素的心得。

北京大学的保安才师傅在电子屏上作精美图画、并配上贴心文字

  近些年,一些高校里的后勤工作人员,或在工作之余励志考学,或在平凡的岗位坚持自己的那一份小小爱好的故事,屡屡被舆论关注。这背后固然有身在学府、耳濡目染的熏陶使然,同时也源于个体心中有一座不灭的灯塔,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这样的爱好与追求,往往无关个体境遇,无关外界评价,甚至无关任何现实的回报,它们也许是消遣时光、获得片刻放松的手段,也许是为完成年少时没敢想、没能做的小小梦想,也许就是为了获得只有自己才懂的那份纯粹与快乐。

  其实,在清华保洁阿姨、北大保安大叔之外,还有很多平凡、普通的劳动者,多年坚持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地将日子过成诗——他们是写下“月亮是天空的一个漏洞”“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的打工诗人,是在艰苦工作之余研究和翻译西方哲学的农民工,是江苏扬州左手卖菜右手绘画、56岁举办个人画展的卖菜大姐,是湖北武汉雷神山建设过程中,用即兴街舞为工友和医护人员减压的工地小哥……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城市、从事不同工作,但由个人爱好生发出的闪光点,让他们显得可亲可敬又可爱;他们的诗与画、琴声与舞步,在带给人们美好体验的同时,也在令自身的职业和岗位以另一种方式被看见、被理解。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身上的职业标签,其个人魅力才更加得以凸显,而如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发展个人爱好、接受多元教育的机会,同样值得思考。

  曾经,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第二年时,便以“劳工神圣,人人平等”为宗旨,支持学生创办“校役夜班”。如今,国内一些高校仍延续这一为校工开办夜校的传统,校领导、知名教授、学生群体都成为志愿者,为新时代的后勤员工开课。

  清华保洁阿姨是幸运的,因为“学校鼓励大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培养爱好特长”。让劳动者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为他们撑起心中那座不灭的灯塔,不仅是每一位社会人的发展需求,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期待在更广阔的职场空间里,更多的劳动者也能享有这样的支持体系。

责编:周志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