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有约”第二季·“六稳”“六保”怎么抓:敢创新才能常常新——新乡谈“新”

河南日报客户端 08-10 08:49 责编:周志武 我要分享

  

       主持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刘雅鸣

  嘉 宾: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长吴健

  ●新乡企业到一线城市乃至国外,离岸建立研发平台,只要为我所用,我们一样给予奖励支持。

  ●科技型企业一定要积极融入社会发展,不能仅仅盯着“皇冠上的明珠”,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对我们的需要。

  ●保市场主体,抓住了“六保”“六稳”的核心。关键在于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把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核心提示:

  把企业主体当服务主体

  刘雅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地面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凝聚着二十二所科研人员的贡献和努力。今天我们选在二十二所谈创新,有着特殊的含义。请问新乡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做法、探索和突破?

  张国伟:新乡2016年被国务院批复建设“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抓住这个机遇,突出“六抓”——首先抓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特别是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三制”: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围绕怎样调动科研院所特别是科技人员积极性,我们又出台了“新八条”,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第二抓载体,形成创新合力。通过举办“高博会”,建立研发平台、研发中心,成立创新联盟等。第三抓主体,增加创新动力。出台激励政策,调动各个企业积极性。有些高端人才可能引进不到新乡,新乡企业到一线城市乃至国外,离岸建立研发平台,只要为我所用,我们一样给予奖励支持。第四抓产业,提高三链融合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长产业链,同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配套金融链。三链融合,迅速加快创新步伐。第五抓生态环境,提高人才吸引力。出台“牧野英才”“牧野工匠”“牧野人才”等三个计划,建设人才公寓,适当安置家属,让人才安心创业,安居乐业。第六抓转化,尽快形成生产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成果转化抓不好,就形不成生产力,就不可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吴健:我感受非常深。去年我们所有4项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也就是国际一流成果。国际一流成果需要国际一流人才来造就,地方政府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新的政策,会起到很好效果。新乡市给我们所建设了1000多套人才公寓,帮我们稳住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我认为,科技型企业一定要积极融入社会发展,不能仅仅盯着“皇冠上的明珠”,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对我们的需要。在河南省支持下,我们取得了物联网模组技术突破,既实现了自身做大做强,也反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招商要有“绝招”

  刘雅鸣:新乡在招商引资,特别是招揽大项目上,有哪些独到的探索?

  张国伟:传统的大兵团式招商,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了。我们探索出“三家、三联动”模式,“领导+企业家”,带着企业家实现点对点、一对一招商;“领导+科学家”,带着科学家实现专业化招商。“领导+金融家”,带着金融家实现有效招商,效果十分显著。

  吴健:这种招商创新不光是招商,还包含了招智。有这样一个成功案例,新乡布局信创产业过程中,除了谋划鲲鹏生态产业,还把太极集团、广安集团、海康威视等领头企业招进来。我作为科研人员参与招商,不仅有利于达成合作,自身也开阔了视野。

  真正让市场主体“有感”

  刘雅鸣: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新乡在帮助企业纾困、走出危机开创新局等方面,有哪些好做法?

  张国伟:保市场主体,抓住了“六保”“六稳”的核心。关键就在于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把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新乡提出了“四个时刻想着”,即时刻想着企业是财富的创造者,时刻想着我们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时刻想着企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时刻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六个明显有感”,即态度要好一点,让市场主体有明显的温暖感;审批事项要快一点,让市场主体有明显的效率感;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上要尽量多一点,让企业有明显的获得感;在收取各种费用上尽量少一点,让企业有明显的减负感;对市场主体的督导检查少一点,让企业有轻松感;最后让企业产生回报感,主动回报社会。

  吴健:我们所在新乡的发展,就能很好地说明新乡对营商环境的重视。我们的天博物联网研究院,一个月内实现所有手续办完,切实感受到“保姆式服务”的温暖。

  争当数字经济“弄潮人”

  刘雅鸣:在促进创新方面,新乡未来有哪些举措或者考虑?

  张国伟:能不能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可能是下一步地方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们形成了“1+1+N+ M” 的模式。第一个“1”就是抓住信创产业的发展,第二个“1”就是成立基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N”就是和现代信息产业各方面的领军企业合作,在新乡成立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下一步可能还要发展更多的公司,那就是“M”。把产业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抓好了,新乡就能够抢占下一步数字经济制高点。

  总编辑点评:在新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切实触摸到创新给这座豫北古城带来的强劲脉动。用管理和服务创新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新乡这个“创新之乡”,其实是座“常新之城”。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是“保”和“稳”的丰厚土壤,也是“进”和“蓄”的不竭动力。新乡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注重用好改革杠杆,撬动创新活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创新是河南发展的突出短板。下定决心、奋起直追,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这就是从“创新”到“常新”的秘诀。

  (文字整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虎成、柯杨)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