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迎来强监管

河南手机报 我要分享

  身体不适时,先上网查询病因、进行网络问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就医模式悄然改变,互联网医疗规模迅速扩大,至2021年年底,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1700多家。
  然而线上服务在让患者看病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先药后方、AI开处方等乱象,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公布,针对社会关注点,作出了明确规定。

 ◆上网能看什么病?

 “隔空”诊疗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是较长时间以来互联网诊疗的定位。不过,对于何为复诊,此前业内缺少具体标准。
  此次公布的细则要求,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
  细则同时要求,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其他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没处方也能买处方药?

  先选购药品,再因药配方,甚至由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处方——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此类操作,曾被多次曝光。
  此次公布的细则规定,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
  细则还规定,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


 ◆如何监管诊疗质量?

  对线上诊疗的质量监管,是否与线下诊疗相一致?此次公布的细则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根据细则,互联网诊疗行为的过程及结果都必须进行完整记录,病历、处方等关键信息的流转应可追溯,以此确保互联网诊疗全过程都在法规的监控和保护范围内。
  “互联网诊疗行为与线下诊疗行为具有同等的效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赵韡(wěi)解读,互联网上发生的诊疗、质控、监督、投诉、数据共享等行为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进行。

  ◆业内人士看法如何?

  据经济日报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的举措的出台,为互联网诊疗发展指明了方向。
 “细则的核心是治理行业乱象,不让其野蛮发展。这对于合规提供在线问诊医疗服务的平台来说是一种利好。”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认为。
  “细则强调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 ‘同质化’,这意味着今后互联网诊疗行为与线下诊疗行为具有同等的效力,也有助于推动完善符合互联网诊疗服务特点的价格和医保政策。”微医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廖杰远介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