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 恪守职责担当

开封手机报 06-29 22:40 我要分享

  李拥军: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

  “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

  李拥军,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ICU主任、主任医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第九届优秀医师。

  见到刚下夜班的李拥军时,他正准备修改已经完成初稿的一篇健康科普文章。早生的白发已经布满双鬓,但是他浑身散发着活力与阳光气息。

  2020年疫情初期,他作为开封市抗击疫情专家救治工作组成员,逆行赴鄂,被任命为河南省第10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勇敢地挑起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12病区主任的重任,凭借娴熟的业务技能,身先士卒率先进入病区,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救治、防护流程。为方便患者与家人联系,坚定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特殊时期他克服重重困难购置了一部新手机,起名“随豫而安”放在隔离病区,建立了“豫你在一起”的医患交流微信群,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诉求,与医护、家人的交流,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一位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十分烦躁,少言寡语。李拥军和她的家人联系知道她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就在她生日的那一天,李拥军和其他医护人员来到了患者面前,为她唱《生日快乐》,并端上了专门为她定制的蛋糕和长寿面。患者感动地说,你们不远千里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武汉帮助我们,已经非常辛苦了,还为我过生日,我一定要配合好你们的治疗。

  在武汉26天救治患者的工作中,率领河南省第10批援鄂医疗队,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实现了零死亡率、零复发率,医护人员零感染率,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作为急诊ICU的专业负责人,他努力钻研和掌握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中心静脉置管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等旁危重病救治技术,提高了急诊救治综合能力,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率。

  几十年来,他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一次一位胸痛病人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溶栓治疗,患者有时带的钱不够,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尽快给病人溶栓,他一边安慰病人及家属,一边打电话向药房讲明情况,自己打借条去药房借溶栓药物,病人胸痛缓解,与死亡擦肩而过,病人家属感动地流下眼泪,无以言表。

  他常说,作为临床医生, “临床、临床”就是要回到病人身旁,用自己最仔细的观察,用最短的住院日来解决病人的痛苦、用尽量少的钱治愈病人的疾病,同时提供最贴心的医疗服务。

  李拥军用守护人民健康的执着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冯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践行初心使命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扎根黄河灌区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使命,培养水利科技创新工匠人才。她矢志不渝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初心使命化作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把学术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现代化建设中,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她就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峰,去年“七一”前夕在河南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1年8月以来,冯峰带领博士团队与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冯跃华教授级高工团队,在引黄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持续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合作,并于2019年成立了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大师工作室,2020年4月成功申报了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团队首次将生态硅砂透气防渗毯技术引入到开封柳园口灌区的惠北科学试验站,用于冬小麦的节水灌溉试验,节水达45%;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痕量滴灌技术引入到开封三义寨灌区,节水增产效果同样显著。其研究成果在商丘引黄灌区、开封引黄灌区等地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灌溉用水量和农业生产成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达21.74亿元。

  作为科研人员,让冯峰感到自豪的是,她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更大作用。2020年9月1日、9月16日,冯峰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别在河南省委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座谈会上和中国科协举办的高层科技论坛上献计献策。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20多年,冯峰把培养高素质的水利职业技能人才作为毕生的追求。她将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深入开展海绵城市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升华为教材,2019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中文、第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海绵城市工作手册式特色教材。学生通过创新培养,与老师共同申报专利5项,在“挑战杯”“发明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省级金奖4项、银奖2项。2021年,由冯峰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孙梦园、王东、石天乐等,参加了首届德国柏林国际数字化人才创新技能大赛。其《城市雨水大脑——雨水资源数字化利用智慧链》项目获得大赛总冠军,是唯一获得该赛事国际奖的中国代表队。

  

  乔家君

  :从农村走出来的党员学者

  今年49岁、有着29年党龄的河南大学党员学者乔家君教授,在其潜心研究的人文地理学学术领域,始终关注农村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科技创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国脱贫攻坚探索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国建立了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我国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通过‘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乔家君告诉记者,“河南省是国家重大战略交汇的地方,在全国的战略定位主要是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还有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而河南大学作为本地区的重要大学,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16年9月,以乔家君教授为评估组组长的河南大学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调查组正式成立,开始承担此类国家级重大社会实践服务工程项目。多年来,乔家君带领评估组先后组织在校博士、硕士及本科生4000人次,沿着黄河流域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八省,走访138个县、2562个村、85371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水平、高质量先后完成了兰考县脱贫退出评估、河南省2016年工作成效评估、山西省2017年工作成效评估、江西省贫困县退出评估等任务。

  河南大学评估团队秉持“唯望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乡村情怀,走村入户,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辛勤耕耘,不敢有丝毫懈怠。由于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科学可信,使党中央国务院认可、地方党委政府信服、贫困地区群众满意,在全国众多评估组中脱颖而出。2017年12月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为河南大学评估组颁发“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荣誉奖牌,乔家君教授荣获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

  乔家君满怀感慨地告诉记者:“我的专业是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农村问题,目前国家推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针对大家能吃饱能穿暖,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这些基础之上,如何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我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党员学者,如果能够尽我所能做一些帮助农村的事,对我而言,既是感恩,也是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回馈!”

  

  程曼萍:描龙刺凤 匠心筑梦

  作为第二代汴绣技艺的优秀代表、开封汴绣技艺全面娴熟的领军人物,50年来,程曼萍针耕不辍,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使得汴绣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她的作品多次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金银奖等,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原轻工纺织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从1972年到开封汴绣厂师从杜秀芬、边艳琴学习刺绣以来,程曼萍在全面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刺绣艺术风格。其作品构图严谨,针线细密,针法多变,应物象形,栩栩如生,色彩古朴典雅,生动逼真,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既保持了原作寓意,又充分体现汴绣的平、齐、细、活、亮、净、顺的艺术特色,把绘画艺术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融为一体,精品“较画更佳”。在针法技艺上,不仅能绣单面绣、双面绣、立体绣、还能绣制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在绣品题材上,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楼阁风景,油画摄影,无不涉猎入绣。

  20世纪90年代,程曼萍创作团队绣制的《文莱国王》《邓小平》《刘少奇》等肖像,形象逼真,受到国内外专家及各界人士的好评,填补了河南省绣制肖像的空白。她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绣制大型屏风《清明上河图·虹桥·城楼》受到人大代表的好评,为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绣制大型壁画《清明上河图虹桥》进一步增强文化交流,扩大了汴绣的美誉度影响力。

  2017年,程曼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她复制宋代八幅绣品,破解一丝串、二丝串针法,丰富了汴绣针法技巧;参与宋代以来遗存针法调研活动,汇编汴绣36种针法时,将自己独创的“席篾绣”纳入36种针法绣谱。在继承汴绣传统题材作品的同时,近几年不断创作以弘扬开封菊花为题材的绣品,34米长的《百菊图》。绣制的《菊花奇葩》荣获开封龙亭杯创意大奖赛一等奖。

  几十年来,程曼萍先后培养刺绣人才近百人,12人获得高级技师、19人获得技师资格认证,13人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授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授予开封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先后撰写《汴绣与清明上河图》、《弘扬宋代文化,传承汴绣技艺》、《论汴绣针法与丝理在图案中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靠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充分发挥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程曼萍和广大绣娘一起,让汴绣成为国礼、成为一张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熠熠生辉。

  

  柴喆:共产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被国家所需要、人民所需要,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充满了荣誉和责任,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6月28日,回想起自己两次支援郑州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市肿瘤医院内科二病区医生柴喆依然记忆犹新。

  2022年4月16日,是一个周六,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周六下午才是他们周末的开始,尽管有时候还会因为各种紧急情况返回医院科室,处理病人的紧急情况。当天下午,正准备休息一下的柴喆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通知:“根据郑州疫情需要,现需抽调科室人员支援郑州港区疫情防控工作。”接到电话的一瞬间,柴喆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告知父母情况,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1个小时后,她已整装完毕赶回医院报到。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又是科室年轻主治医师,在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理所应当冲锋在前。”柴喆当晚就和医院的其他9名医护工作者连夜抵达了郑州港区,于凌晨到达目的地后便开始进行重点人员的核酸筛查。

  郑州港区作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地区,来往人员复杂,人员密集,工作充满了挑战:需要筛查的重点人群每天都在不断增加,医疗资源有限,条件艰苦,防护物资短缺,疫情不断变化,随时需要支援多个地区……但柴喆和队友们没有叫苦叫累,好多次天还黑着他们就起床去采核酸,没有时间吃早餐,几颗糖果应付一下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物资紧缺的时候,往往是数小时不吃不喝,一套防护服穿下来,即使是在4月,防护服里面的手术衣也早已湿透;因为工作压力大和水土不服等原因,柴喆和队友们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过敏、长痘等情况;看到队员们的工作压力很大,作为队长的柴喆更要担起队长责任,照顾好大家的心理情况,帮助调解大家的思想压力。

  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每次采样,医务人员都要做好防护,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平常很多简单的事情都变得不简单,不能喝水、上厕所,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挠痒,时间久了还会有缺氧的感觉,对人的体力耐力要求都很高。18个日日夜夜,柴喆就这样和队友们一起用医者的初心扛了过来,全力支援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因为肩负着医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

  2022年5月3日,柴喆和队员们接到了要回家的消息后,大家顺利完成当天工作后返回开封集中隔离点。而在当天晚上,柴喆突然得到消息:需要再次返回郑州,支援新一轮的核酸采样工作。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这一次,柴喆未与家里人商量、联系,直接申请再次参加疫情支援工作,连夜返回郑州。之后,柴喆和队友们连续工作9天,每天几千人次的核酸检测,不分晴天、雨天,始终坚守在一线,直至5月12日完成任务后返回开封。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能和队友们一起为抗击疫情做点事情,是一名医者的荣耀,比什么都有意义。”柴喆说。(全媒体记者:李政亭,叶森,邵滢,马燕,侯利平)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