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一位老党员40多年记账不停歇 一沓旧账本见证生活变化

开封手机报 05-10 23:21 责编:陶宋之 我要分享

  “1966年8月30日理发2分半、1967年党费每月3分、1972年1月14日盐五斤7毛、1973年支学生学费3块6……”近日,我市文史学者刘海永收藏的一沓家庭账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沓家庭账本记录了从1965年至2007年,开封一位老党员每个月的家庭收支情况。

  记者看到,这沓家庭生活账本记录得翔实而具体,大到添置家具,小到理发拔牙、买盐买包子,账本记录着这位老党员一家生活的开支,同时也反映出开封市民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变化。

  在一沓账本中,还夹杂着记账人的身份以及获得优秀党员、劳模等先进事迹材料。从材料中得知,这位老党员叫陈子贞,是一位离休干部,他曾任原开封第二电机厂的打字员兼总务,获得过市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由于老人已去世多年,曾居住的地方也已拆迁,记者没能找到他的后人。

  一沓生活账本真实记录了陈子贞家40多年的生活变化,这也是近半个世纪众多普通家庭生活变迁的缩影。账本上记载,1966年,他家年收入747元,支出32元,节余715元;1979年,年收入895元,支出408元,节余487元;1986年,年收入1855元,支出564元,节余1291元;1990年,收入4498元,支出580元,节余3918元;1994年,收入10138元,支出5907元,节余4231元;1999年,收入19223元,支出5135元,节余14088元……

  “从这些全年收支账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跟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刘海永说,上世纪60年代,他每个月工资仅几十元,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改革开放后,他家的收入开始猛涨,他的月工资也从43元上涨到600元,家庭存款逐年增多。

  这沓账本是一位老党员干部的生活写照。40多年来,陈子贞坚持记账从未间断,一分一厘的花销他都记录在册。从陈子贞的家庭账本和先进事迹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一辈子勤俭持家,虽然随着国家的富强,老百姓的家底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但他依然教育子女勤俭节约。

  一张张泛黄卷曲的纸张,一个个细致精确的数据,一笔一画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变迁,它们 是历史的记忆。“这些账本,反映了一个普通家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走上小康之路的历程。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印记,也是普通人生活的一个缩影。这沓账本对城市的经济史、社会史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谈起收藏这沓账本的初衷,刘海永如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账本,其实也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记录了真实的历史细节,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全媒体记者:王兰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