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顾得家 农闲挣得钱

  “往年农闲,困在家里,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凑合着推日子,现在村里有了制衣小车间,我们不仅在家门口学到了手艺,还挣到了工资。”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妇女祁秀萍说。

  化隆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地处浅脑山地带,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贫困面大,全村共有37户贫困户、136人。村里的男人们一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妇女们除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就是种地。一直以来,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离家近点的地方找个营生,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如何让村子摆脱贫困,增强群众脱贫的信心,也是长期困扰本康沟村党支部的难题。在第一书记张吉青来了村里后,难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好手艺变成增收好门路

  2015年10月,张吉青来到了本康沟村。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致走访,他发现村里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任何技能,也没有文化,男人只能干点下苦力的粗活,妇女在家守着几亩薄田。

  张吉青发现村里妇女大多心灵手巧,手工做得好,正好单位里有一些闲置的缝纫机,能不能把这些机器利用起来,为村民们引出一条致富路呢?

  说干就干,缝纫机很快拉到村里,村党员活动室的阳台一时间变成服装加工车间。

  手艺好,才能织出好看的衣服,张吉青联系化隆县就业局,在村里举办了为期40天的缝纫技术培训班,为全村50名留守妇女免费进行了技术培训。

  为使缝纫技能真正转化为劳动收入,张吉青积极与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洽谈,建立起“公司+小车间”的合作模式,并为村民们争取到服装加工的订单。

  很快,村里新建起一座标准化的服装加工厂,缝纫机也增加到了100多台,现在村里有13户建档立卡户的妇女在新厂房里工作了。

  参加完培训,村民马海拜说:“学了技术,有了手艺,感觉大不一样,对全家脱贫致富也更有信心了。”

  留守妇女变成养家能手

  “不能单靠物质扶贫,要让贫困群众具备脱贫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和技能不断创造财富,这样才能增强生活信心。”张吉青时常跟贫困户这样讲。

  今年4月,第二任“第一书记”多杰冉丹来到了本康沟村,他的思路和张吉青一样:学好手艺才能真正脱困。

  据多杰冉丹介绍,“公司+小车间”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充分利用村里留守的妇女劳动力,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以“订单式”生产模式,由哈尼福公司负责外接订单,提供原材料及销售产品,村里生产车间负责按订单保质保量完成加工。

  “一方面,能极大地降低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发展。”多杰冉丹说。

  扎巴镇镇长何谋隆说:“‘公司+小车间’的村企共建项目使村里的妇女成了公司员工,实现了农忙顾家和打工赚钱两不误。”

  祁秀萍告诉记者,本康沟村服装加工车间实行的是分工序计件工资制,每一件服装根据工艺流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各个工序依照难度在生产之初就制定好不同的工资水平。车间根据每个工人所从事的工序和生产数量来确定工资,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

  现在本康沟村服装加工车间为哈尼福公司生产的裤子已销往浙江义乌、新疆等地,还远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

  “5月份,除了干家务和农活,我挣到了1200多元的工资,我们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了,农忙顾得了家,农闲挣得了钱。”祁秀萍说。

  日子好了,主动退出低保

  村民姚新庄,丈夫过世早,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过去靠平时种庄稼、农闲打零工攒钱,日子过得非常紧巴。两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实施精准扶贫,姚新庄家被确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享受低保政策,生活负担减轻了不少。

  如今,两个孩子先后完成学业,有了正式工作,姚新庄还加入了缝纫机制衣的队伍中,每月有700—1500元左右的收入。日子好过了,今年3月,她主动找到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提出退出低保。

  “在我两个孩子上学、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现在负担轻了,还有了致富的手艺,再不好意思继续享受低保待遇了。”话语虽然朴实,但透着好日子要靠勤劳挣回来的决心。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