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的春晚记忆

    人物名片

    左图:牛派艺术创始人、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

    □本报记者郭戈本报通讯员王风娇

    “金不换扮演的‘芝麻官’要上央视春晚了!”距离春晚播出还有好几天,这一消息已在鹤壁市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为百姓所津津乐道。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1979年,金不换的老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主演的戏曲电影《七品芝麻官》,生动塑造了诙谐幽默、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1993年,牛得草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戏曲小品《群丑争春》,“芝麻官”红遍大江南北。

    “25年来,我一直在期待鹤壁的豫剧牛派艺术重登春晚舞台。”2月13日,回想起一个多月前央视春晚节目组发来的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鹤壁市豫剧团团长金不换仍十分激动。

    由于是临时通知,需要在数天之内拿出节目,金不换与著名编剧、戏曲理论家贯涌等人连夜创作出全新戏曲选段《唐成夫妻喜迎春》。戏曲小样寄给央视春晚节目组后很快便获得通过,原定50秒的节目也被延长至1分钟。

    “唐成夫妻喜迎春,长街逛灯灯彩新。一盏彩灯红彤彤,腾空飞起一条龙。万民同乐写在脸上,乐的是——长城坚固、兵强马壮……”在短短1分钟内说出百余字唱词,金不换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嘴皮子功夫,还将豫剧丑角吹胡子、竖辫子等诸多表演技巧生动展示。同时,这一选段以古映今,将“芝麻官”这一基层官员心系百姓、廉洁执政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几次彩排中均赢得满堂彩,被安排在戏曲大联欢环节中压轴呈现。

    作为我省重要的文化名片,鹤壁的豫剧牛派艺术多年来坚持在剧本创作上体现人民性、大众性,在表演手法上注重“丑中见美、美中取乐、乐中回味”,因而久演不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多年来,金不换走遍全国进行演出,还登上了欧洲舞台。

    “豫剧在海外被称为‘东方咏叹调’,老外虽听不懂我唱的是啥,但他们看到‘芝麻官’翘胡子、抖小辫,也十分着迷。”金不换告诉记者。为带领牛派艺术创新发展,塑造更鲜活、更接地气的“芝麻官”形象,金不换从牛派看家戏《七品芝麻官》入手,新编并主演戏曲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将豫剧丑角表演技巧与京昆戏表演手法相融合,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时隔25年,豫剧牛派艺术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我既感到荣幸,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圆满完成春晚演出任务的金不换十分兴奋,他说,“演好‘芝麻官’,今后更有戏!”③6

    记者手记

    “为了在春晚舞台表演这一分钟,我等待了25年。”金不换接受采访时吐露的心声,道出了豫剧牛派艺术半个世纪以来传承、发扬的不易与艰辛。跨入戊戌年之际,“芝麻官”能否为豫剧牛派艺术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拭目以待。

支持
反对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